《叶问》系列最经典的7场打戏里,隐藏着中国人必须知道的秘密
今天有幸看了《叶问4》的首映,非常满意。
电影不光打得爽,看得现场观众热血沸腾,还鼓掌了几次。
结尾的感情戏也很戳人,甚至能听到影院里有人抽泣。
我觉得,《叶问4》是《叶问》系列当之无愧的巅峰,除了终章体现的情怀,武打场面无疑是系列最佳。
电影里,叶问远赴美国,目睹了上世纪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们所遭受的欺压与不公,愤而出手。
片中的重头打戏有:叶问打进美军军营……
李小龙巷战……
李小龙在国际空手道大会上展示寸劲绝技……
以及咏春战自由搏击……
咏春战空手道……
叶问单手对太极等等。
这些打戏的精彩,不光在于招式动作,还在于用招式体现人物性格及其处世之道。
而这,一直是《叶问》系列的传统。
为避免剧透,我举一个《叶问3》中“招式体现性格”的例子。
叶问和张天志(张晋饰)都练咏春。
但叶问家境好,拳脚间有君子气。
而张天志作为底层车夫,拳脚间就有股“向上爬”的狠辣气势。
看懂他的拳,就看懂了这个人。
所以,《叶问》系列的打戏从不是打那么简单,而是展现人性的一种手段。
不信,我给你捋捋全系列最精彩的7场打戏,以及它们体现的叶问性格变化。
第一场,《叶问1》里,叶问战廖师傅。
这场战斗体现了叶问以和为贵的性格。
廖师傅刚在佛山开了武馆,找叶问闭门切磋。
为了不伤到廖师傅,叶问出手较慢,点到为止,还打了很多空拳。
因为,闭门切磋,输赢没人知道,意思一下就行了。
如果打出问题,今后双方都不好做人,廖师傅也不好做生意。
这就叫,输赢没意义,重要的是生意。做人还是以和为贵的好。
第二场,《叶问1》里,叶问打金山找
这场打戏,体现了叶问软中带硬的性格。
金山找是北方拳师,想在佛山打出名堂,于是骚扰叶问家,打烂叶问的家具,骂叶问儿子“臭小子”。
他还嘲笑叶问怕老婆,说咏春是“女人拳”。
这是对叶问价值观的侮辱。
于是,叶问用更快、更猛的拳对付金山找。
还拿鸡毛掸子教训拿刀的金山找。
这不光是叶问打赢金山找,还是南方“小男人”对所谓的“男子汉气概”的反击。
所以,要像叶问那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三场,《叶问1》里,打十个日本人
这场打戏体现了叶问的血性。
叶问目睹朋友被日本人打死,怒火中烧,于是用功夫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招式十分狠辣。
重脚踩脸。
断手断腿。
快拳连击要害。
优雅又凶残,看得人心惊肉跳。
叶问平日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可国难当头,同胞被害,却能表现出恐怖的战斗力。
这种儒士加武者的性格,是典型的中国式英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榜样。
难怪“我要打十个”这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
第四场,《叶问2》里的鱼档突围
这场打戏的精彩,在于它体现了叶问对年轻人的包容。
叶问去香港教拳,徒弟黄粱跟人打架,被抓去当人质。
叶问去救徒弟,眼见全是年轻人,不忍出手,却又不得不出。
所以招式上,多以制服为目的。
印象较深的动作,叶问正在和对方打,黄粱来帮,要踢对方膝盖。
叶问反而把黄粱的腿踹开,叫他别伤人。
但叶问也不是烂好人,当对方操起砍刀、挂钩当武器,叶问出手立刻较之前狠了许多。
而当叶问用刀时,就用刀面扇对方耳光,作为对年轻人的教训。
所以这场打戏,体现了叶问对年轻人的态度,即使他们有错,也要留情面,多教育,不能把人打得没有未来。
第五场,《叶问3》里,与张天志制服流氓
这场打戏的精彩,在于叶问的咏春与张天志的咏春的对比。
叶问给一所小学做保安,遭遇一伙流氓滋事,于是出手。
张天志碰巧路过,于是加入战斗。
不同的是,叶问名气大,受人尊敬,所以拳风规矩中庸。
而张天志作为底层车夫,拳风狠毒彪悍。
后来不出所料,张天志为了出头,与叶问兵刃相见。
但很多人都对他恨不起来。
因为命运是无情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那句名言,如果你想批评别人,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那样的优势。
第六场,《叶问3》里,叶问电梯护妻
这场打戏,体现出叶问对妻子的爱。
叶问陪重病妻子张永成抓药,走进医院电梯,却遭遇泰拳高手刺杀。
于是在狭小的电梯内,叶问和泰拳高手近距离搏斗,还要兼顾保护妻子。
要知道,叶问过去醉心于武术,有时会怠慢妻子,直到妻子要“离开”了,他更加体会到家人的可贵。
而妻子,也体会到丈夫这些年的不易。
这场战斗打完,两人默默捡起药,牵着手离开。
真情,反而是这场打戏最动人的地方。
第七场,《叶问3》里,咏春对咏春
这场打戏,体现了叶问对人生信念的维护。
叶问妻子病危,她最大的愿望,是让叶问迎战张天志,保住“咏春正宗”的招牌,永远做她心中的英雄。
而叶问,在经历了家国的考验后,是时候维护自己尊严了。
这场咏春对决非常庄严。
叶问和张天志分别比试了粘手……
八斩刀……
六点半棍等咏春必修武术。
这场打戏拍得很克制,不够刺激,但却拍出了叶问为信念而战的严肃。
我想,人生还是需要信念的,而且起码要为它认真战斗一次。
综合前三部的经典打戏,叶问的人生轨迹已经显现。
从谦和的富家公子,到国难当头的民族英雄,再到云淡风轻的好父亲、好丈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而这些精彩的打戏,多亏了《叶问》系列的武术指导:洪金宝和袁和平。
洪金宝的武指风格硬桥硬马,干净利落。
在1981年的《败家子》中,就玩过纯正的咏春对决。
在《杀破狼•贪狼》中,他把现代格斗表现得凶残无比。
所以,他为《叶问1》《叶问2》设计的动作,简练凌厉,打得过瘾。
而袁和平的武指风格飘逸、华丽,注重动作美感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黑客帝国2》和《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的群战戏,华丽至极。
《卧虎藏龙》中章子怡与杨紫琼的“换兵器大战”,分别使用双刀、长枪、双钩、禅杖等,把每一种兵器的个性表达了出来。
可以说,是个“文人武指”。
此外,袁和平很擅长用武术塑造人物性格。
《卧虎藏龙》里,正气凛然的李慕白、阴狠的碧眼狐狸、骄纵的玉娇龙,都能用武术表现其性格。
李慕白“君子剑”
碧眼狐狸的暗器
此外,央视版《水浒传》也由袁和平设计武打,其中,武松的醉拳、林冲的长枪、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禅杖,同样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如今,袁和平继《叶问3》后,继续担任《叶问4》的武术指导,仍然用武术塑造着人物的性格。
例如唐人街的万师傅,深知在美国生存不易,但为了同胞却不离开。
这种两难境地,就像太极,要不停地推、绕,在运动中寻找平衡。
此外,自由搏击高手、空手道高手的表现,也看得出袁和平的用心。
而叶问的打戏,始终保持谦和的风格,以及用武术破除偏见的信念。
这也是中国功夫片区别于外国暴力片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之,作为《叶问》系列的终章,《叶问4》集合了最好的创作班底、最抢眼的亮点、最动人的感情戏,以及最酷炫的打戏。
它将作为系列巅峰,为这个十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