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元旦本是一个喜庆祥和的日子,但是安徽一名13岁的女孩小洛(化名)却没能过完2021年的第一天。
当天傍晚,她被发现在离家几百米的水塘里溺亡。
溺亡前,小洛在QQ空间留下这么一句话:
“考试正常发挥,考得好怪我喽!”
小洛姑姑告诉记者,小洛有个双胞胎姐姐小乐,两人在同一个班级,平时成绩都挺好。
小洛一般在班级排前十名,这次在学校12月月考中考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其中道德法治课100分。
而这引来了班主任汪老师的质疑。
12月30日晚上,汪老师打了2次电话给孩子爷爷,询问孩子是否提前做过类似的试卷。
爷爷当时便说没有,只是家里近期给孩子补习了数学,英语。
12月31日早上10点,汪老师单独找小洛“谈话”后,又安排她和小乐重新补考了道法考试。
小洛考出来,成绩还是挺好,只错了两小题,考了98分。
补考后,她曾向要好的同学表示:
“这太没面子了,在全班全校都没有面子,活得太窝囊!”
1月1日早上,小洛独自一人离开家,家人四处寻找,直到傍晚才发现她已经溺亡。
02
“终于考了全校第一,却要了她的命!”
姑姑说,孩子平时聪明活泼又很可爱,一家人都非常喜欢她。
如今,一条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家人悲痛欲绝,无法接受!
小洛(右)生前和姐姐一起剥豆子
事发后,学校没有任何表示。
对此,校长的回复是:目前尚未统一口径!
而涉事汪老师则在小洛溺亡当天,连夜打电话给她班上要好的同学强调:
没有单独让小洛补考这件事!
消息一出,网友们气炸了。
很多人都说,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命不好!
但也有人说,“这一点质疑就崩溃了?以后社会可比这险恶!”
不少人被这种“孩子太脆弱”的言论激怒了:
“她才13岁,一旦受到老师质疑,她面对的就是全班全校的质疑,进而她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作家桐华曾说过,“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在孩子的世界里,老师就是权威者,甚至是主宰者。
老师的否定,孩子很可能看得比天大,甚至会用生命为此付出代价。
不久前,上海一名高三女生欣欣(化名)留下一封遗书后,溺亡!
在遗书中,她写道:
我没有早恋,也没有作弊,请不要无端怀疑我了,从来没有想过害人,可为什么一直不快乐?
在欣欣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亲友透露的其生前聊天中,她曾多次提及被老师怀疑:
“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恋!”
遭遇老师长期无端怀疑后,无法反驳的欣欣选择了死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评论中,有人冷酷地说,“现在的孩子说都不能说了?”
正如最高赞的回怼:
“什么叫孩子说都不能说了?成年人了,以一个正确的方式去教导孩子,而不是无证据无端指责、怀疑一个孩子,很难吗?”
深以为然!
此时,应该批判的是成年人,而不是去指责始终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
你只看到孩子纵身一跃的决绝,却从没看到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们已经难过了多久,隐忍了多久,绝望了多久……
成年人眼中认为的一件小事,却是压得欣欣们喘不过气来的一座大山!
悲剧频发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我们的孩子遭遇批判否定,不公平对待时,怎样才能熬过那些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03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认可和赞扬。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被温柔以待。
但,谁也不能保证孩子在每一位老师那里都能得到“公平对待”。
因为每一个人的认知有限,即便是老师,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未必全对。
如果父母发现老师有不当行为,应该勇敢为孩子站出来,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
作为普通家长,我们无法去指责老师的教育方式,更无法替孩子选择老师,但却可以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教会孩子思辨的能力要尊重老师,但也不必过度神化老师的权威!
我们要告诉孩子,老师也有可能判断失误,当对老师有疑问时,可以寻求爸妈的帮助。
提高孩子的“挫折商”没有孩子是天生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希望他们能经受外界的打击,必须从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挫折开始。
郭德纲对儿子郭麒麟的教育是出了名的严厉,他从不会为帮儿子解决成长路上的困难,而是让儿子自己去经历挫折,在磨练中成长!
郭德纲这样说道:
“天下爹娘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你宠着孩子但是外面的人不全是他亲爹!你管好了孩子,就不用外面的人管他!”
父母“狠心”一点,不溺爱,不娇纵,让孩子经历适当的挫折体验,孩子才不会玻璃心,更不会轻易想到放弃生命。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心理学家把人们分为“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挫折、错误和意外的容忍程度。
固定心态的人会害怕挫折,一旦遭遇他人的否定,往往就认为自己不行。
而成长心态的人总结一句话就是:那些打不死我的,终将让我更强大,所以他们不怕质疑。
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或心态的建立,主要来源于父母平时的灌输和引导。
比如,有些孩子会因为“老师说我写不好作文”而沮丧不已。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会说:
“老师不懂欣赏,你写得挺好”或者,“说你写的不好,你改不就完了”。
这只会让孩子把自己的不足归咎于外因,容易养成遇到难事找借口的坏习惯,或者只会盯着自己的不足,越发地自卑消极。
而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会说:
你不是写不好作文,你只是“还没掌握技巧”,或“跟老师的标准不太一样”,你以后多练习,多尝试几种角度表达,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鼓励,是让孩子明白:
你不是不行,你只是暂时还没做好!
培养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他才会自信乐观,对解决问题永远抱有希望。
这样的孩子性格坚毅,内心强大,也愿意寻求帮助,不会钻牛角尖!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和信任,让孩子笃定:
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哪怕天塌了,爸妈都会和我共同面对,我不必一个人硬撑!
被爱滋养的孩子,才能心有勇气,永远无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