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个交易日(加上今日)就圆满收官。
截至12月28日收盘,上证涨11.75%%,深成指涨35.48%,创业板指数涨58.79%。
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外部环境不甚友好等背景下,客观说,这份成绩单够得上优秀。从wind资讯截至上周五数据显示,99%的公募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翻倍权益性股票基金多达55只,完美诠释了专业是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完美体现了人类经济发展中分工的效率体现。
上证指数
但是,如此具有赚钱效应的市场,居然有三分之的账户处于亏损状态。
统计显示,2019年底,沪深A股总市值约59万亿,当前市值为约为78万亿,总市值增加了约19万亿,目前沪深两市约有1.75亿投资者,简单平均户均盈利10万以上。
非常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2020年不但没有取得平局回报,反而亏损不少,换言之,不炒股就跑赢33%的炒股人士。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怪现象呢?产生这样的现象,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股市场正在发生本质的蜕变,即市场逐渐向欧美成熟市场靠拢。
成熟市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资源向优质上市公司聚集,绝大部分个股被市场边缘化,没有资金宠幸,只能随波逐流,震荡或者下跌。
比如美股市场,其对几大科技巨头,贡献了2020年全年涨幅的50%以上,A股也在经历这样的变化。
A股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最近6天,三大股指涨跌幅都相当有限,大部分时间涨少跌多。
但是涨停板的家数并没有减少,反而维持了相当的活跃,证明个股的分化严重,市场不再是以前齐涨共跌的市场,牛市也不再是鸡犬升天的全面牛市,而是结构性牛市。
看这组数据:
21日涨停68只,22日涨停54只,23日涨停62只,24日涨停61只,25日涨停101只,28日涨停85只,我想这已经说明市场正在发生蜕变。
创业板指数
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在创业板顺利、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有限的资源肯定会有选择性介入某些股票,不太点燃市场全面激情。
同时,北上资金全年净流入超过2000亿,而这些资金的导向性和投资风格非常明显,就是无脑怂优质核心资产,直到买至28%上限不能继续买为止。
且公募基金全年发行超3万亿,机构投资者队伍进一步壮大。
目前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90%的散户投资者还停留在以前的认知中,认为只要是牛市,就一定会出现所有股票都会上涨,甚至垃圾题材股涨幅更大。
一句话,市场供给增多,有限资源集中于优质白马,机构投资者增多,市场更加成熟,投机交易博弈的空间减小,是时候改变思维,拥抱投资本质。
近期,各大券商密集发布2021年策略,大家一致预期明年是结构性市场,一致认为前高后低,在这样空前一致的认知中,转变旧的思维模式,调整投资策略就愈加重要,你说呢?
(文章系溯源投资思路整理,仅供参考)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