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守则》中并没有对违法行为做出处罚规定。《守则》并非法律规定而必须强制执行。上海地铁表示:对于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以及在地铁车厢内饮食等行为,工作人员和执法队会进行劝阻和执法。
记者近日在车厢采访中发现,很多乘客都表示支持车厢内不应该外放手机音频,其中一位乘客对记者说:“有一次,我邻座的一位乘客将手机声音开得很大,我要求对方能不能开得轻一点,对方根本就不理我。我也不想和她吵架,事情不了了之。新《守则》施行后,大家干预手机声音外放也理直气壮了。“
“坐地铁时经常会碰到一些习惯拿手机刷短视频的,很大声,蛮讨厌的。我自己是一般出门都会自己戴耳机,听歌也好看视频也好,至少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在3号线车厢内,一位男乘客对记者说道。
旁边的一位乘客说,自己看手机里的电视剧,音频从来不外放,戴着耳机听视频,“如果把声音放出来,旁边的人就知道我在看什么,也蛮不好意思的。”
也有乘客表示:“希望地铁工作人员一旦发现违规能够及时管理,让新守则能贯彻好。”
城市安全人人有责。新《守则》将乘客关注的“携带自行车、使用平衡车、踏板车、携带充气气球”等相关规定纳入条例。地铁安全人人有责,新《守则》有利于构建各方共同维护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新局面。
禁止携带折叠式自行车,禁止使用滑板、踏板车
地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治共管。上海轨道交通法治建设将进入一个新时代,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服务,
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上海地铁表示,将打造各方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社会共治共管体系,大家共同营造良好出行环境。
17条乘客禁止行为新《守则》明确,凡进站、乘车的,禁止下列行为:
(一)拦截列车;
(二)擅自进入驾驶室、轨道、隧道或者车站内其他有禁行标志的区域;
(三)攀爬或者跨越列车、围墙、栅栏、闸机、站台门;
(四)强行上、下车,扒门和吊门;
(五)吸烟、点燃明火,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六)擅自涂写、刻画或者悬挂、张贴物品;
(七)擅自设摊、停放车辆、堆放杂物、卖艺、散发宣传品或者从事营销活动,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八)乞讨、躺卧、收捡废旧物品;
(九)携带活禽以及猫、狗(导盲犬、军警犬除外)等动物;
(十)携带自行车(含折叠式自行车),使用平衡车、滑板、踏板车、溜冰鞋等助力代步工具(残疾人轮椅车、婴童车除外);
(十一)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腐蚀性以及其他有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以及未经安全包装的易碎、尖锐物品;携带充气气球;
(十二)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
(十三)损坏车辆、站台门、自动售检票等设备,干扰通信信号、视频监控设备等系统;
(十四)向轨道交通线路、列车以及其他设施抛掷物品;
(十五)损坏、移动、遮盖安全标志、监测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
(十六)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推挤、嬉戏打闹;
(十七)影响运营安全和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