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迷路为你而写的第 24 篇文章 -
每次和朋友去美容院,
我都会被疯狂推销各种套餐,什么抗衰、紧致、美白……
原本想拒绝,说自己暂时还用不到。
但美容师说:"办一个全家福吧,您现在的皮肤状态真的挺需要的。"
听完朋友乐了:"赶紧办个年卡,你这是过劳丑,得常来。"
当听到“过劳丑”这三个字的时候,我承认我又被冒犯到了。
前几年,因为过劳肥,花了不少钱和大麦若叶,办健身卡。
大麦若叶还没喝完,健身卡还没到期,"过劳丑"又不请自来了。
《隐秘的角落》里,很多人看到张东升都表示太真实了。
那逐渐稀疏的头发,力不从心的腰部,简直就是当代社畜的真实写照。
不过也有很多996工作者表示,我要是还能保持那么一张帅脸,肾虚点也没什么……
当“过劳丑”已经成为当代男默女泪的话题。
95后的男男女女也不得不自嘲:完了完了,肥了、秃了、丑了、虚了…
每个自嘲自己“过劳丑”的都市丽人都有过一段光鲜亮丽的过去。
为了自己的颜值和形象,会前一天晚上研究好穿搭。
每天早上牺牲半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画全妆,晚上临睡前再花半小时护肤。
维持了一个月以后,终于在996的摧残下放弃。
于是为了能让自己多睡一会儿,我多花了1000块钱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
结果还是败给了怎么响也听不到的闹钟。
化妆是不可能了,涂防晒是我最后的倔强。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这样的感人场面,每天都在上演。
之前写不敢看体检报告的时候,有粉丝留言:
白天上班辛苦, 晚上五排开黑胡吃海喝,过劳难道不是自己作的吗?
我想说,还有另外一群人。
她们是夜猫子,但不开黑、不蹦迪,不应酬社交,
她们只是打扫打扫房间,刷刷手机,甚至选择听音乐发呆。
白天的时间不属于自己,只有夜晚是自由的。
如果晚上不做点什么浪费下时间,总感觉这一天白过了一样。
过劳丑,是没有发呆自由的职场社畜的集体伤痛。
在职场中被夺走的活力,甚至很难在休息时间找回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可是在职场上,没有懒女人,只有累了的社畜。
我累了,累到回家洗澡都像是上战场。
@只有猫知道
实习的第三个月,五一回家,我妈看到我的黑眼圈怀疑我是不是染上了毒……
@四庚天
疫情在家办公的那几天,紧急会议,第一次看到我的领导没有化妆,老了将近10岁,当时我就明白了,为啥人家能年纪轻轻当领导。
去年我的朋友来北京玩,
她说:”我真的佩服那些在地铁、出租车上化妆的女生,她们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确实,那些画着精致的妆,穿着高跟鞋在地铁奔跑的女生,最值得被尊重。
小红书上搜减肥两个字,有200万+篇笔记
细分下:双眼皮30万+,美白150万+...…
像玻尿酸、除皱瘦脸、脂肪填充等医美项目,已经成为当代时尚icon的口头禅。
前一阵子,我在行业内的聚会上聊到了医美的话题。
近九成的女生表示,对自己的外表不够满意,想做医美。
甚至我的男同事,也关注了整牙、抗皱和减肥相关的知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看”似乎成为了一种捷径。
只要拥有它,人生就能轻而易举。
即便早已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也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外貌焦虑。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似乎只要不那么符合主流审美,就可能听到不礼貌的评价。
“她的嘴怎么那么大。“
“赶紧去割个双眼皮吧,眼睛小的快看不见了。“
外貌焦虑的市场如此之大,商家们也想尽办法收割韭菜。
网红、主播带货如杂草般野蛮疯长。
当颜值成为一种「视觉符号」,成为职场、婚恋、社交领域的最激烈竞争因素。
有一定收入的“过劳丑”年轻人们,自然而然成了种草、拔草的主力军。
从某天开始,朋友圈里的自拍越来越少了。
因为我突然察觉,连滤镜和磨皮,都救不了我的晒斑和法令纹了。
于是乎我们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消费陷阱,给人家送钱的时候眼睛从来都没眨过。
贵妇面霜成罐成罐的囤、几万块的针说打就打、明星同款抢到就是赚到。
每一个自嘲过劳丑的女孩内心都有着深深的恐惧,惧怕老去、变丑,拼命地想留住美丽。
因此花钱买安心成了我们最常用的安慰手段。
在职场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里,谈论过这样的一话题:
工作中颜值应不应该算加分项?
papi表示反对颜值即正义,认为这个定义一方面抹杀了好看的人的努力,一方面让不好看的人找到了不努力的借口。
我的一个HR朋友非常同意papi的观点:
虽说高颜值是一块好的敲门砖,但你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是职场真正需要的,并且永远比你的颜值更保值。
我反对被狭隘的眼光所局限的美。
但也赞同,生活的不如意不应该全都写在脸上。
我们说的过劳秃、过劳肥、过劳丑都属于“职业过劳症候群”,
即由长期的过度压力导致的情绪、精神和身体的疲劳状态。
我的朋友Isla去年有段时间月经好几个月不来,脸上出了很多疹子。
医院、美容院两头跑,前后花了好几万,终于把脸养的七七八八。
治疗的期间她决定退出当时的项目组,过一段朝十晚六的非社畜生活。
虽然最后的年终奖少的可怜,但好歹月经正常,皮肤也恢复到了从前的状态。
我问她有没有考虑转岗到压力更小的部门。
她摇摇头说说:“虽然我陷入了工作使我丑陋,工资买买买让我变美的死循环。
但是有句话说的不错,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没钱拿什么打玻尿酸,除皱针。
赚钱还是会放在第一位。
不过我应该不会一直埋头冲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歇一歇。”
同样是歇一歇,我的另一个朋友阿黎去年离职后给自己放了个小长假。
原本说是回老家呆几天,这一呆,就顺便开了个奶茶店,做起了小老板。
虽然偶尔会听她抱怨奶茶店生意不好,赚的钱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十分怀念北京的Live house,凌晨四点的工体。
但每次我们喊她回来北漂的时候她都会笑笑说:
“算啦,上次回去我爆了一脸的痘,买化妆又花了一大笔钱,看来我对帝都已经水土不服了,漂不动了。”
用她的话说:
放弃星巴克、LAMER自由以后,喝喝农夫山泉,抹抹百雀羚也挺好。
两个人,两种选择,都在用了自己的方式在对抗过劳丑。
然而无论是那种选择,无非都是想让自己活得漂亮。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或许让你时时刻刻都觉得:“我变丑了。”
但偶尔照镜子的时候也可以自动带着磨皮滤镜,告诉自己:你很美。
请记住,每一个被”过劳丑“困住的社畜,
都值得拥有独一无二漂亮光彩的一生。
- 不迷路聊天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