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赛文艺赛道第三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9强选手经过淘汰只剩下6位,在接下来的总决赛中,也是由这6位选手对最后的荣誉进行争夺。
每期节目结束,伴随着选手的晋级与淘汰,观众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其中最不被肯定的选手就是李莎旻子,从第一轮到第三轮,尽管李莎旻子每期节目都有进步,但始终会出现质疑的声音。
在第三赛段的比赛中,选手必须要亲自参与到节目的设计、拍摄与主持的工作中,所以选手制作节目的立意显得至关重要。
李莎旻子将采访对象放在了一个开办“音乐教室”的山区,在那里的孩子们鲜有娱乐活动,而学习不同的乐器就是邓老师带给孩子们的礼物,乐器也就成了孩子们对于大山外世界的向往。
就当场表现而言,诚如董卿所言,李莎旻子的整体表演太过集中于短片的播放,而现场的心得分享显得有些薄弱,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李莎旻子整场表演的优质,从现场评审和大众评审的评分就能够看出。
李莎旻子的主持风格胜在真诚,尤其是在本轮比赛选择穿着平板鞋的设计,更是为她加分不少。
从第一轮遭受质疑到最终晋级总决赛,对李莎旻子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减弱,而康辉对李莎旻子的称赞也从来没有暂停。
康辉曾多次称赞李莎旻子的主持能让人感受到她的真诚,这种特质对主持人来说难能可贵,毕竟是要说给观众听,自然是真诚的话语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不否认李莎旻子在第一轮表现时的不足,姑且认为评审觉得李莎旻子有足够的潜力表现得更好,所以让她晋级,如今来看李莎旻子在第三轮的表现,证明当初评审的判断没有错,李莎旻子值得晋级的名额。
一路比赛下来,观众看到了稳定发挥的选手,同样也看到了主持能力稳步提升的李莎旻子。
然而一路进步的李莎旻子在第三轮比赛结束,依然遭到部分观众的质疑,倒不是因为她的现场表演有多糟糕,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湖南卫视主持人。
在参加主持人大赛之前,李莎旻子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曾多次亮相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以及晚会的主持,这样的工作经历无形之间让观众对李莎旻子产生某种“偏见”,认为她的主持能力不如其他选手。
相较于部分观众的“门外汉”看法,显然专业评审的打分更具代表性。
李莎旻子真的不配晋级吗?仔细想想,如果李莎旻子以素人而非湖南卫视主持人的身份参赛,会受到这么大的质疑吗?如此来看,更多观众质疑李莎旻子是因为她的湖南卫视主持人身份。
在每期节目结束,李莎旻子都会和观众分享自己的心得,创作经历也好、心路历程也好,而在每一次分享的结束,李莎旻子都会以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依旧为我的不足而道歉、依旧为你的努力而感谢!”
感谢那些质疑的声音,让李莎旻子在主持道路上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