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微笑天使,但是孩子的一口牙齿长下图这样,作为父母的还是蛮揪心的。
孩子一口“肆意生长”的牙,不仅影响孩子从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摄入,更间接导致孩子自卑,性格变得内向。牙齿不齐,医学上称为错颌畸形。目前在中国70%以上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据中华医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错颌畸形(牙齿不齐)发病率,在乳牙期(1~5岁)为51.84%,替牙期(5~12岁)为71.21%,恒牙期(12岁+)为72.92%。
有的父母可能认为换牙期的牙齿不齐很正常,等换完牙就好了,但事实上,牙齿不齐除了少数因为不良习惯的戒除出现缓和,大多数都只会越来越严重。
比如由于腺样体肥大和/或扁桃体肥大,长期张嘴呼吸导致牙齿和颌骨变形,最终形成腺样体面容。如果没有先解决病理问题,牙列不齐的问题是不会自己好转的。
齿列不正, 只是美观的问题吗?
很多爸爸妈妈觉得孩子牙齿不齐、齿列不整只是外观不够美,但在口腔科医生眼里,齿列不齐的危害远不仅于此。牙齿正畸不仅能将牙齿排齐,更能改善牙齿咬合功能,增加咀嚼能力。
此外,唇齿关系的变化还可以带来微笑美学的变化。
因此,正畸不仅能解决牙列不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带来容貌美,甚至有整牙堪比整容的效果。一口不好看的牙,还可能会使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而咬合不正还会影响到我们的颞颌关节,造成关节受损,牙齿排列不整齐还会影响到牙齿的清洁,进而造成牙龈炎,牙周病等问题。
矫正要等到12岁换牙结束?
有很多人家长以为正畸必须等到12岁孩子恒牙更换完成之后进行。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更崇尚在3~12岁进行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正,不要迟于7岁。
现代正畸技术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儿童和成人都可以进行正畸治疗,在不同的年龄段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矫治目标。
乳牙期(3—6岁)
乳牙期矫治的目的主要是纠正儿童颌面部的前牙反、下颌前突、后牙反合及妨碍颌面部正常发育和正常功能的口腔不良习惯。
替牙期(6—12岁)
替牙期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如咬唇(咬下唇或咬上唇)、托腮、伸舌头等,或者面型异常、牙齿排列异常的状况,都需要及时带孩子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这个时期是孩子发育的青春前期和高峰期,可以充分利用颌骨的生长潜能,通过促进颌骨发育达到矫治目的,尤其是对牙齿骨性畸形的矫正比较重要。
恒牙早期(12—14岁)
12岁左右恒牙列接近形成。此时牙齿一旦出现排列不齐均不会自动消失,只能通过口腔正畸专科医生的矫治才能纠正。此时是各种牙列不齐矫治的最佳时期,并且疗效最好。
为什么我们推荐早期矫治?
牙齿就像小树苗,越小进行矫正,在牙齿上所施加的力越小,矫正的效果越好。美国正畸协会也推荐,儿童最好在不晚于7岁前进行正畸检查。
早期矫治还可以
●引导下颌生长;
●降低门牙的外伤风险;
●矫正口腔不良习惯;
●改善面型;
●有助于恒牙的萌出;
●有助于建立牙齿、嘴唇和面部协调性;
●早期正畸评估,有助于孩子保持健康美丽的笑容。
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可以做正畸
正畸治疗需要正畸专业医生在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后做出专业的决定,所以选择专业的医院和医生非常重要。
经验丰富的医生会非常注意牙齿矫治过程中的牙齿健康、咬合关系等,排除其他病理原因之后,在保证牙齿功能和健康的前提下完成对牙齿美观的修复。
口腔正畸步骤是放在耳鼻喉评估基础上的,排除病理原因造成的呼吸障碍之后;儿童口腔医生再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正畸方案,引导孩子的颌面部骨骼发育和肌肉功能,让孩子能够“顺其自然”长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