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黄冈麻城市,一名2岁幼童离开父亲到游泳池深水区池边落水,1分多钟后被发现已昏迷,在此游泳的两名医生立即对其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在黄金6分钟内将其救回。
据幼童父亲回忆,孩子被捞上来后,他“当时心情就崩溃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怎么搞”。
泳池救生员初步按压后,孩子依然缺氧厉害,嘴唇青紫。此时距离孩子落水已经过去了1分多钟。
“我说我们是医生,救生员就让开了。”正在现场的麻城市人民医院医生程春霞、陈少林配合,一个蹲下来做心脏按压,一个跪地给孩子做人工呼吸。经过合力抢救,孩子恢复意识,并被送往120医院进一步治疗。
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救治,
孩子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为两位女医生点赞!
每年一到夏天,
泳池、水库、河边
常发生不幸的溺水事件。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
溺亡过后,只留下河边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个家庭开始破碎的悲剧。
所以,对于溺水状况,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知识。
溺水自救小常识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这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5、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6、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3、水草缠身自救法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身陷漩涡自救法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5、疲劳过度自救法1、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2、举起一只手,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3、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预防儿童溺水小常识1、加强看护。
2、游泳池和温泉等场所非常吸引孩子,如果没有看管绝对禁止孩子擅自进入,游泳池或水域周围必须加上护栏、围墙等防护设施,入口必须严加看管,防止擅自进入的儿童。
3、必须了解当地有关进入泳池或其他水域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规定。
4、如果家中有泳池、大型水池等,应该及时锁住门防止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入。
5、不要把椅子、桌子放在游泳池边上,孩子容易攀爬导致溺水。
6、泳池或水域周围不要有树枝或突出的建筑,容易意外落水。
7、在泳池边上用横线标注,说明那些地区是深水区,那些是浅水区。
8、游泳池周围必须保证无遮挡物,视线良好,能够清楚地看到泳池的所用状况。
9、看护者必须时刻保持警觉,随时注意泳池的情况。
10、泳池的入口如果损坏了,必须及时修补,期间不应该再开放。
11、确保所用的泳池门都有自动关闭装置,门锁的高度应适当的提高防止儿童开启。
小编提醒各位家长,
水边情况比较复杂,
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要做好教育和保护措施!
来源:荆楚网综合澎湃新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