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有这么一类孩子,和别人玩游戏时,只能赢不能输,赢了特开心,输了闷闷不乐,撒泼打滚、发脾气。

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小卷毛邹明轩因爸爸在“抠玉米”比赛中失利而大发脾气。

原本是个非常简单的小游戏,但小卷毛却在现场大喊大闹,不允许爸爸在比赛中失利,尽管他爸爸一直说:“这只是一个小比赛,比赛都会有输赢,这次输了我们下次赢回来就好啦。”可邹明轩依旧不依不饶:“我要你现在就赢。”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输赢乃生活常事,人不可能一辈子都赢,也不会一辈子都输。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输赢,正确看待名次和成绩。

有的爸爸妈妈表示,好胜心太强这件事很伤脑筋,不知道该怎么把孩子纠正过来,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纠正。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每个孩子性格和生长环境不同,对待胜负输赢的心态也不同。但孩子的胜负欲太高或者太低,都不是好事。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你不一定要赢,但应该学会如何体面地输。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做设定

有句话叫“一旦接受这个设定,就不想再轻易改变了”。小孩子特别容易接受规则设定,一旦设定好了,就很难改动。

一开始给孩子灌输好这些玩游戏的设定,以后就省事了:

玩游戏,就是有输有赢的。没人能只赢不输。公平竞争。玩游戏要遵守规则,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没法玩。文明礼貌。没人喜欢跟没礼貌的孩子一起玩,赢了别嘚瑟,输了别撒泼。不能半途而废。哪怕看上去赢不了,也不能“哼,我不玩了”,那样没礼貌。输了再来一局。每次玩完都要重复强调,“游戏输了怎么办?再来一次!今天来不及重玩怎么办?下次再试!”

争胜,而不执着于胜负

首先家长自身的心态要放平:“玩游戏,要努力去赢。但游戏嘛,总会有胜有负——输输赢赢,那都不是事”。

如果胜负过于悬殊,就换个游戏类型,提升运气成分,降低思考维度,把胜负归结为“这次运气不好”。

重点在于:运气不好不是你的错,但态度上要努力争取。

与同龄人一起玩

父母与孩子是长辈与晚辈、成年人与孩童、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关系和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

但许多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孩子们之间不存在。

许多我们教来教去讲不清楚的事情,他们七嘴八舌吵吵闹闹,过一阵子莫名其妙就搞明白了。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换游戏,换类型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但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又都是不同的。

就比如桌游,桌游五花八门,各种类型都有。计算的、逻辑的、记忆的、口才的、分析的、策略的、图形图像的、空间想象的、买卖交易的、规划设计的、统筹协调的、眼明手快的……甚至还有动作游戏,考验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手脚协调。

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输可能代表孩子不擅长这一类桌游,那不如换一种孩子擅长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孩子更擅长的领域。

2

要是已经把孩子养成了“输不起”的个性该怎么补救?

孩子失控时——接纳,孩子只是在寻求关注:

孩子因“赢”而兴奋的时候,无需夸大吹捧,也无需刻意打压,客观夸奖就好。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平静地陪伴孩子,即使孩子极力要求我们走开,那也要告诉他:“好,妈妈知道你输了比赛很难过,那等你好了,妈妈再来陪你”。

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无论输赢,爸爸妈妈的爱与关注都一直在。

示范、引导孩子了解、观察别人是怎么应对失败的:

和孩子分享自己输了的时候,是怎么难过,后来又怎么通过努力恢复,多讲讲努力过程中的快乐;

引导孩子观察别的小朋友:“你看,那个小哥哥也摔倒了,但是他站起来又试了一次……哇,你看他成功啦!”,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失败,失败不可怕,重来就好了。

适当让孩子经历失败

许多妈妈害怕孩子输了不高兴,找各种理由安慰孩子。这些安慰,甚至故意让孩子赢的做法,只会更让孩子觉得“赢才是最好的”“我应该每次都赢”。

我们应该把孩子每一次“输”,当成孩子体验“输”的一次机会,一个练习。应对失败时,孩子应该自我疏导、重新评估自己、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孩子得以成长的机会。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平静后,和孩子客观分析“输了”的原因,以及下次应该怎么做。

夸奖不一定要“说”出来:

如果觉得上文夸奖“努力”的方法太复杂,其实在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中,你的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带着微笑的点头、一个摸头的动作、一个击掌,甚至一个拥抱,一个亲吻,都胜过所有语言上的称赞。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多教孩子说这几句话

当孩子怕输——“我可以很强大”;当孩子觉得自己试了也不会成功——“我尝试过就是成功”;当孩子输了难过——“我要来找一下不能赢得原因”;当孩子觉得“我快输了,我想放弃”——“我想休息一下,呆会再来”;当孩子觉得“这件事我做不到”——“我先试试再说”;

平时陪孩子大声念这几句话,从改变孩子的语言习惯开始,改变孩子内心对“输赢”的消极扭曲态度。

您家孩子在游戏中

遇到过好胜心强的问题吗?

您是怎么和孩子讲这件事的呢?

快给我们留言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育儿 » 孩子玩游戏输不起怎么办?该不该培养孩子的胜负心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