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以宋仁宗的一生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繁华而又风起云涌的历史时代。
这部剧制作精良,十分考究。不仅剧中的服化道都是根据史料研究而来的,就连背景音乐的选取都别有深意,与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清平乐》中,你会发现:不论是皇后舞剑、贵妃表白、贾教习约会,还是晏殊被贬,都有他们专属的诗词背景音乐。而这些诗词背景音乐,正好恰如其分的关联了他们的命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皇后舞剑:《关山月》皇后一身戎装,月下舞剑,配乐是李白的《关山月》。
一、《关山月》全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战争之下戍边战士和家中思妇互相思念的痛苦。前半段用“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等,描绘出一幅边塞图景。中间用白登道和青海湾从边塞过渡到战争。最后写思妇深沉的叹息就变得十分合理。
这首诗,出现在皇后舞剑的背景音乐中,这位思妇的命运就是对皇后命运的一个映照。
二、皇后舞剑表达的真正情绪
在宋仁宗眼里,曹皇后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皇后。她刻板、甚至无情,将后宫搞得像前朝。然而曹皇后是因为爱仁宗,才把天下也一同装进心里了。
皇后舞剑这一段,发生在西夏元昊来犯的节骨眼。她身为将门之后,想要上阵杀敌,为国分忧。然而,她不仅没有机会上战场,甚至没机会走进仁宗心里,与他并肩作战。
于是,苦闷的曹皇后在夜里舞起了剑。
在这里,很多人容易误会皇后是想巾帼不让须眉。但其实不是,她真正要表达的其实是对宋仁宗的爱而不得。让她难过的,一直是他俩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
三、《关山月》的思妇,就是皇后
仔细读,会发现《关山月》就是为皇后量身打造的,她就是那个思妇。
曹皇后渴求宋仁宗的爱,就如同思妇在渴求郎君一样。不仅“不见有人还”,还“叹息未应闲”。
她和仁宗之间总是像所爱隔山海一般,近在咫尺,心却无法靠近。
可惜的是,这样的状况几乎持续了曹皇后的一生,她一直都在等仁宗,却始终没有等到。他总是不懂她,何其悲凉!
曹皇后就如同这首《关山月》一般,既心怀天下、大气恢宏,又苦于等待、凄冷落寞。她出生好,人品好,待人宽厚,处事有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然而,她却始终难以得到自己最爱的官家的爱,内心活在了等待与期盼中!不得不说,这首背景诗词音乐,选得再合适不过了。
张妼晗在表白宋仁宗时候跳了一段舞,配乐是一首《踏歌》。
一、《踏歌》原文
君若天上云,
侬似云中鸟。
相依相随,映日浴风。
君若湖中水,
侬似水心花。
相亲相怜,浴月弄影。
人间缘何聚散,
人间何有悲欢,
但愿与君长相守,
莫作昙花一现。
这首《踏歌》是一段著名的歌舞,也是一首情诗。这首诗表达了一名女子对爱人深切而绵长的爱,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期盼。总体表达的就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这首诗出现在张妼晗表明心迹的时刻,反映出的正是她的爱情观。
二、张妼晗的一生
其实张妼晗的一生是深爱仁宗的一生。从她幼年时得到仁宗的安慰,她就爱上了他。多年来,她苦苦找寻着那个给自己带来关爱的人。找到后,她就牢牢抓住,一刻也不想放开了。
虽然张妼晗情商低,飞扬跋扈容易得罪人。但是宋仁宗是知道这个女人爱自己的,她很简单,不懂家国天下,只是个恋爱脑。她一心就想官家陪她爱她,想给爱人生孩子。
当张妼晗找到仁宗的时候,她一脸欢喜,只想着陪伴他、嫁给他。所以她求贾教习给她机会去表白。她不仅给官家跳舞,还认真告诉他自己喜欢他。
哪怕宋仁宗留下张妼晗时,没给她名分,她也很高兴的等他,给他一碗一碗的做面吃。绝对是真爱无疑。
当女儿薨逝时,她也自请降位。她还说只要女儿能活,她当老妈子也是可以的。
所以,张妼晗的一生很小。她眼里只有宋仁宗,顶多还有他们的孩子。但是最核心的还是她对宋仁宗的爱与依赖。
“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你是云,我就是云中的鸟,我始终要和你在一起。这就是张妼晗爱宋仁宗的模样。
张妼晗始终是《踏歌》里的那个女子。她不会讨好任何人,但是她一生都在为了仁宗的喜欢而努力。她一生要的都是仁宗的爱。
夏竦、贾教习:《鹧鸪天》夏竦和贾教习私会,分离时,一个坐着轿子离去,一个深情的望着,响起了《鹧鸪天》的音乐。
一、《鹧鸪天》原文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词文描写的是一段离情,是送别词。上阙写女子在和爱人离别时,妆也不画了,默默给他收拾衣服。为了怕男子伤心,自己想哭却不哭。下阕写离别时,她把自己灌醉,只为了可以忘记这些伤心。
这首《鹧鸪天》,历史上就是夏竦本人写的。虽然记载中,并没有说这首词是夏竦写给自己初恋的,也没有说他有这么一段虐恋。
但是这首词放在这部剧中,用来表达剧中夏竦和贾教习的孽缘,最恰当不过。
二、夏竦和贾教习的关系
剧中交代,夏竦和贾教习是一对青梅竹马的爱人。但是夏竦遭遇了先帝,也就是宋真宗的赐婚,不得已娶了妻,从此无缘初恋。可怜的贾教习就进了宫,没有再嫁。
所以这首《鹧鸪天》就是他们分手时候所作。贾教习就是那个忍着痛的女子,她强忍着伤心,却还是给了夏竦自由,委屈了自己。
三、夏、贾二人的爱情命运
这两个人虽然是反派,但是单独把他们的爱情摘出来,还是很有悲情色彩的。特别是贾教习,竟然一生都没有嫁人,心里始终只有夏竦一个人。
贾教习就是词中那个无私的女子。即使自己难过也不表达出来,始终维护的是自己爱的这个男人。
然而,悲剧就是悲剧。他俩注定成不了夫妻。即使仁宗给夏竦休妻,也不允许他俩结婚。
所以,夏竦的这首《鹧鸪天》正好映照了自己的爱情,一段充满别离的孽缘。
晏殊被贬:《浣溪沙》晏殊在最后被贬颍州时,走之前自己在船上一首歌。歌词就是自己写的《浣溪沙》。这首词,堪称晏殊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一、《浣溪沙》原文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首词是一首感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词。上阙写年华稍纵即逝,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下阕写珍惜眼前。
这首词看似婉约,还有伤春悲秋、饮酒作乐的色彩。但是仔细一想有很豁达。特别是最后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何其明智。
用这首词来诠释晏殊,最恰当不过了。
二、晏殊其人
在历史上,晏殊算是最令人羡慕的文人之一了。他不仅年少中得志,考中进士。后来还官至宰相。他不仅指点江山,门生满天下,文学造诣也极高。真的是完美。
再加上晏殊为人外圆内方,知世故而不世故,守住了自己。真的是偶像级别的人物。
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因为晏殊是一个懂得珍惜当下的人。他总是可以清醒的认识问题,找出当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当宋仁宗要去看生母,只有晏殊可以将其劝回。当宋仁宗想要御驾亲征时,又是晏殊以他没有子嗣为由切中要害,令其打消念头。
所以,晏殊真的是清醒而又聪明,有大智慧的人。
三、《浣溪沙》表达的就是晏殊的价值观
他在临走前,唱这首词,没有一丁点的悲伤。他不管去哪里都是一样的,都会心怀天下,珍惜当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这首《浣溪沙》不仅是晏殊的价值观,也是他的命运!
清醒豁达的《浣溪沙》配上清醒豁达的晏相公,绝配。所以晏殊只会是笑着离开的。
小结不得不说,电视剧《清平乐》的配乐太强大了。不仅歌曲编排的极其好听。歌词还都是与人物相关的诗词。
这些诗词有的是人物所写,有的是搬运而来,但是都贴切的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通过这些诗词,我们还能窥探出人物的命运!
所以,追《清平乐》不仅能够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学到不少诗词!简直太爽了。
追剧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好听的诗词背景音乐呢?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