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小A的儿子安安学了快1年的钢琴。当初学钢琴的时候,是安安主动要学的。小A一看安安对钢琴有兴趣,觉得孩子在这方面肯定也有天赋,就毫不犹豫地花了两万块钱买了一架钢琴,最初半年多的时间里,安安很感兴趣,也学会了几首简单的曲子,这让小A很欣慰,可是这还没到一年,安安渐渐不喜欢钢琴了,无论老师怎么教,安安就是不好好学,平时别说练琴了,就连去上课都成了难事。安安也明确告诉小A,“我对钢琴不感兴趣。”

身边有的人告诉小A要逼孩子一把,要不然等孩子长大后就会责怪父母;有人告诉小A,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喜欢的时候就学,不喜欢的时候就不学,用“逼”的方式让孩子学东西没效果。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我相信,许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班后,学着学着并没有了开始的热情,反而产生厌恶情绪。孩子学东西没有长兴,该坚持还是应放弃?这个问题可能让家长朋友很困扰。放弃,真是有点可惜;逼着孩子继续学,孩子又很痛苦,会不会毁了孩子的童年?

兴趣是什么

在社会上,我们看到一个人把事情做得很好或做得很久的时候,经常也会说:“因为他很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成了经典语句。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孩子刚开始要学,后来不愿意学,真的是孩子没有兴趣吗?这种反差,究根结底,就是孩子预期的学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很多时候,孩子所表现的兴趣只是在这个技能本身,而对于如何拥有技能的过程,他们是不了解的。当每天需要花时间去练习时,孩子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兴趣代表的并非学习的天分,而是学习的驱动力,兴趣可以帮助克服困难,使孩子有耐力面对挫折。所以有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才关键。孩子的兴趣是建立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上的,兴趣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培养的。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所谓“技不压身”嘛,所以也会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但是父母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兴趣”的态度

首先,兴趣班是孩子的兴趣

认识一个男孩,父母给他报了3个兴趣班:父母觉得篮球能强壮孩子体质,舞蹈能提高孩子气质,学小提琴是一项技能,也是孩子妈妈小时候的心愿。但孩子特别爱画画,可孩子父母觉得没什么用,所以就没给孩子报。孩子后来一个兴趣也没坚持,因为孩子讨厌学。

在我们周围,有的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不是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特点,而是见别人孩子学什么,自家孩子也得学什么,并且还要求自己的孩子比人家孩子学得好;还有一些父母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比如当年自己想学而没得学,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家长应该明确,兴趣班不是家长的兴趣,不是别人的兴趣,更不是上学需要的兴趣。家长应做到不虚荣、不攀比、不盲目,从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出发点,给孩子报兴趣班。

其次,允许孩子的兴趣产生变化、转移,但要弄清原因,帮助孩子坚持

很多孩子对自己的兴趣可能并不是很明确,而且经常善变,可能只是觉得某个科目很好玩,一时产生兴趣,很快又会发生转移。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先不要着急生气,而是应该先了解原因,究竟是孩子真的不喜欢、发生兴趣转移,还是因为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甚至可能只是心情不好一时的情绪发泄。不管是哪种情况家长都应该平心静气的接受孩子的想法,但是如果是前者,即使调换兴趣班最好也要坚持完成正在学习的科目;如果是后面两者那家长应该更多的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调节情绪,鼓励他坚持下去。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一时之间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如果家长也希望孩子可以有些特长,这就需要多花点心思,仔细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帮助孩子寻找他们擅长的事情;同时也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多接触一些兴趣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

再次,“我没兴趣”不该成为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借口

现在,很多父母误以为兴趣最重要,“有兴趣就能学得好”,从而接受孩子以“我没兴趣”当成不好好学习的理由。

家长在为孩子选报兴趣班时要尽量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把握好尺度。让孩子学习一些特长,既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也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迁就孩子,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如果让孩子养成学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的毛病,家长财力精力浪费不说,孩子也很难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而且容易变得缺少毅力和责任感。

所以,哪怕孩子兴趣再高还是需要努力,如果不肯下功夫,一样一事无成。最强大脑里的评委—Dr. 魏,在他的书中写到:“不管孩子想掌握什么样的能力,不管孩子的天赋如何,练习都是必要的,实际上,脑科学原理就是,没有充分的练习,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儿。”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如何知晓孩子是真的没有兴趣

我朋友是教钢琴的,她总结了两种情况,及易导致孩子半途而废:

第一种,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逼着来学的孩子,他们会感觉非常痛苦,所以极易半途而废。

第二种,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导致很多孩子半途而废。

当父母认定孩子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无法学成时,孩子往往也会产生一种心态,只要做事稍微困难,就想放弃,并且会为自己解释:“我对这方面没有兴趣。”

但也有父母觉得孩子没把事情做好,是因为孩子不够认真,从而会逼迫孩子去学,方式甚至很暴力,让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

所以,我们其实不能从一个孩子无法做好一件事来直接判断他一定没有兴趣,因为也有可能这个孩子只是因为没有受到正确的教导。所以,在确定孩子“不爱”之前,要先改变方式帮他们“学会”。但是,如果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孩子却仍然不喜欢这件事,我们就应该允许并帮助他们去寻找另一份真正的兴趣。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

帮助孩子进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指在构建良好心理特征的前提下,运用大脑适应能力,既有目的,又获得指导的持续练习。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刻意练习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和科学作家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所写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

1.有明确、特定的小目标。刻意练习不是为练习而练习,它有着定义明确的、特定的小目标,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比如,“每天都练琴”,这不是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完整的节奏弹奏完一支曲子”,这个才是。

2.练习时要专注,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刻意练习不好玩,如果孩子在打打闹闹中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比如孩子练琴的时候,也许会无聊,乱按琴弦,这时我们就要告诉孩子“现在是练琴时间,要认真对待每个音符,要专时专用。”让孩子区分学习和玩的时间,帮助孩子获得练习的成就感。

3、为孩子找一位好导师、教练,

《刻意练习》中是这样描述导师的作用的: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好的导师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好的导师应当在他所在的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一句话,就是要找一位情商比较高的老师傅。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4、让孩子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以及怎样去改进。”

在刻意练习时,孩子需要一个旁观者来给他提供三步反馈“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这样在对比的情况下,孩子更能看到自己错在了哪里,更方便他改正。

孩子无论是兴趣班的学习,还是平时的学习。如果让孩子呆在舒适区里,轻轻松松的过,并不是在帮助他;如果只是单纯的逼迫孩子坚持,也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但是父母必须要给孩子立好规矩,对于该要孩子去做的事情,无论有无兴趣,都必须让孩子去做,而“没兴趣”也不能成为孩子逃避学习的借口。

兴趣只是敲门砖,是推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通过刻意练习,帮助孩子规划,找到适合他们能够得着的小目标,再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一步步战胜眼前的困难,帮助孩子“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有助于孩子兴趣的维持和潜能的开发!

国高级育婴师,多年母婴护理经验,多网络平台原创作者。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同时也是二孩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育儿 » 有兴趣才能学得好?父母对兴趣的偏差认识,易耽误孩子的未来潜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