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从COVID-19中恢复并有抗体的人可以免受二次感染。”
WHO官网发布了针对新冠病毒痊愈者是否发放“免疫护照”的指导意见
有一部2013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片《流感》,因为这次的新冠疫情,而被反复提及。
在疫情爆发之初,武汉市上演的一幕幕魔幻现实,竟然与《流感》中的情形如出一辙。
正是这种“神预言”,让这部电影一度冲上豆瓣榜单的第一位。
电影中,极速扩散的病毒、简单粗暴的隔离、不断死去的生命,一幕幕的夸张描绘,一度让观众感到无比的绝望。
就在政府放弃了人民,准备用机枪和导弹,将疫区夷为平地的时候,一个被妈妈注射了血清的小女孩产生了抗体,成为了救世主,拯救了所有被感染的人。
所以,长久以来,大家的常识就是:有了抗体就是有了免疫!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病毒和细菌,的确如此。人体在感染病原体之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帮助身体清除病毒,并保护人体免受二次感染。这个理论也是疫苗发挥预防作用的基本原理。
那么肯定就有人会想到,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得以痊愈,并产生了抗体,是不是就不再惧怕这个病毒,获得“免死金牌”了呢?
在悟空问答上,有一个网友曾经向我提问:
“黄大夫,我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因为疫情被困在家。如果我主动去感染这个病毒,如果有幸痊愈,那我是不是就有了对抗病毒的能力?那这样我就可以出门了,在我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不想天天闷在家里度过。”
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作为肿瘤科大夫,我能体会到病人的那种绝望,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患者。在癌症和病毒的内外夹击之下,换做谁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竟然将这一丝卑微的希望之火残忍浇灭。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在3月30号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对175名新冠肺炎痊愈者进行了血清抗体的检测。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后的恢复期,会出现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而抗体滴度会在发病后10-15天达到高峰,并维持稳定。
然而,有30%(52人)的患者,血清抗体的滴度低于500以下,甚至有10名患者,痊愈之后也检测不到抗体的存在。
这些即使痊愈但抗体滴度较低的人,仍然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
WHO以这个研究结果为依据,于4-25日发表了关于调整下一阶段新冠病毒疫情应对措施的指导意见,并强调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从COVID-19中恢复并有抗体的人可以免受二次感染。”
等于是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
因为在此之前,一些国家提出,建议全民检测新冠病毒抗体,以期望加快复工复产,恢复经济。
政治家们天真地以为,新冠病毒抗体阳性就可以免于二次感染,从而取消隔离措施。
然而,暂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支持这么做。
对于新冠肺炎的痊愈者,即使在体内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抗体,也依然不能给他们发放“免死金牌”、“绿码”或者“免疫护照”。
除非给予他们足够的保护措施,使他们免受二次感染,才可以安全地复工复产。
奉劝某些西方政客,放弃“群体免疫”的幻想吧,那是不切实际的。
老老实实抄中国的作业,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准备,才是正途!
关注黄医生,每天为你带来靠谱的医学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挑战赛# #全民免疫#
参考文献:Wu F, Wang A, Liu M,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a COVID-19 recovered patient cohor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medRxiv 2020: 2020.03.30.2004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