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两档节目引领风骚,众多真人秀节目之间便掀起了大乱战,都想在此领域分一杯羹。但后继者中,真正内容上丰满亮眼、极具辨识度的寥寥可数,能够一枝独秀的更是完全没有。原封不动拷贝成功者的制作模式和内容设定,已经腻味的观众们不会买单,而在限韩令出台的情况下,创新能力又还普遍比较欠缺。整个产业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没错,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后,却只重短期利益的匠气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并未积极掌握真正影响综艺节目品质与能否推陈出新的核心要素,所以一旦离开了国外团队,看似已经学的七七八八,真正独立做出来的东西却相差许多。
以口碑相对较优的《向往的生活》为例。
评分不能更高的原因,不在嘉宾素质和内容呈现的完成度上,而是立意。什么是向往的生活?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固然是人人艳羡,但一季节目十几期,几季下来几十期,吹吹牛喂喂鸡,晒晒太阳钓钓鱼,净是这些整来整去,无限Copy,不跟疲劳轰炸没区别了吗?好比原本“高冷”的丽江,游客趋之若鹜,但这些年就跟无限下饺子一样,再清澈的一潭水也与污泥无异了。
保持美好氛围不败,当然有更好的办法。难的是如何诠释出“你向往的生活是某些人的日常,而你的日常或许它人求之而不得”这种意境。饿了,一晚面条都是香喷喷的;渴到不行时,白水也是甘露;连续加班后,你不会在乎床硬枕暖;孤独无助时,几句嘘寒问暖就足以让你感动;忙碌无度的企业老总也许羡慕小职员们的家庭生活;流水线上工作的人,也未必个个都想要逃离、不开心多过开心;医生群体在拥有社会地位、收入颇丰的同时,职业道德方面备受质疑也会令其惶惑;经营几十年的早点摊,其枯燥可想而知,但一定有某种宝贵的东西支撑着他们;运动员洒下了无数汗水,拿到奖杯的那一刻才尤其璀璨;混迹娱乐圈、名利双收的人,也可能只在某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做某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才能找回内心平静……
总之,真正宝贵的、让人向往的绝不单是“门前大海、春暖之花”这类高大上,更不是其它死物和庸常的模板,而是众生百态,人总会有厌烦和旁望,但又各有各的坚持,最终只取一瓢饮。
一档节目想要以此为前提,于平凡中见不凡,必然需要花费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心思和精力,去搜集更宽泛的素材令每一期都有新鲜感,提高管控变量的水平使各个节目环节更流畅,守住价值深度不媚俗,而且还要甘冒回报与付出可能不成正比的风险。
而大多数节目制作方务实的选择了舍难取易,就比如《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