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
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
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
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
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公开报道资料显示,早在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关于分餐、公筷公勺的使用
以往说的多、做的少
如今,疫情当前
我们不仅要大声疾呼,更要付诸行动
不能再说说而已
根据不同的就餐环境
我们给您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家吃饭时01 固定餐具
每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
02 践行分餐
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03 公筷公勺
不能分餐,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
04 儿童喂养
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一定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严格禁止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01
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02
使用餐馆的餐具,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
改变传统的“中式共餐”习惯,关键要转变观念和认识,要积极践行,更需要每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久而久之,使之变成代代相传的健康生活方式。
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
希望“公筷意识”能深入人心
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
来源:人民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南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