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巴铁蝗灾告急以来,鸭子灭蝗的事一直有人在网上议论。27日早上,#浙江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在这篇报道中,对于“鸭鸭灭蝗”一事说的有板有眼:“根据巴方需求,中国政府已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随后,10万‘鸭子军队’也将代表国家出征灭蝗。”
某位专家透露,巴基斯坦治蝗计划,首批预计出动10万“鸭兵”, “国绍1号”鸭苗将代表国家出征灭蝗,“鸭苗可通过空运,一天之内就抵达巴基斯坦。”
这则消息发布后,不少网友兴奋地调侃道:
“致敬最美逆行!冲鸭!”
“人家不是逆行,是去吃大餐!”
“希望鸭鸭能够荣归故里
由全聚德、周黑鸭、南京盐水鸭等
大学破格录取”
(嘴角的口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网友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期待,是因为“鸭鸭灭蝗”并不是个新鲜事。
20年前,鸭子“军队”就曾出兵新疆,一举平定蝗灾,立下赫赫战功。
专家指出,与鸡、蛙、鸟等其他动物相比,“鸭子喜欢群居,管理起来比鸡更方便,生命力、觅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强,适合野外生存。”
放一只鸭子相当于灭了蝗虫全家,“一只鸡一天能吃掉70只蝗虫,一只鸭子则能吃掉200多只,拥有三倍作战能力。而且鸭子吃蝗虫完全是地毯式‘搜捕”,连蝗虫的蛹都不会放过。”
不过,面对这次巴铁的蝗灾,
派出十万只鸭子,就能解决吗?
27号中午,@中国经济网 官微发布消息称,中国经济网记者进行多方求证,中国驻巴使馆经参处、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中国驻拉合尔总领馆的相关负责人陆续回复此事件是“胡说八道”、“子虚乌有”。
随后,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通过官方渠道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巴基斯坦不适合以鸭子捕食蝗虫的方法。中国自古就有牧鸭治蝗,但效果有限。用鸭子来治理蝗虫是一些中国专家做的探索性课题,暂时没有进入政府援助方案。
面对意外翻转,网友纷纷调侃道:
“不去也得去,赶鸭子上架!”
“鸭:我都上热搜了,又说不去,
这鸭脸往哪搁?”
“到嘴的蝗虫飞了!”
可是,十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的说法,
到底怎么传出来的呢?
2月27日下午,报道中提到的某企业作出回应,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愿意向巴基斯坦捐赠10万只鸭子,目前正在等待巴基斯坦方答复。
之前率先对此事提出质疑的@中国经济网 则表示,“报道中的鸭子都是有名有姓的,从效果看,上了微博热搜,不得不说是一个成功的策划”。
对于这起乌龙事件,@正义网 发布评论称,
尊重客观事实,不为噱头博眼球,是很重要的新闻素养。尤其现在疫情当前,大家都指着媒体为我们播报最新的防控进展,而且好多人都宅在家里,最大的消遣就是盯着互联网,媒体一旦搞事情,往日是风吹草动现在就是暴风骤雨。
虽然鸭鸭出国灭蝗计划泡汤了
但是经过此次新闻的反转
也更提醒了我们
理智地看待每一条新闻
愿巴铁和中国的友谊常在
一起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