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取得重要发现!法医透露细节

黑龙江第一门户网站 本地值得信赖的公众号

东北网

“预计10天以内可以得出结论。”9天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完成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工作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2月16日至24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解剖。

目前遗体病理解剖报告进展如何?有没有重要发现?刘良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病理学科教授王国平回应社会关切。

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取得重要发现!法医透露细节

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的分泌物

前3例遗体解剖病理研究有了什么新发现,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包括除了侵犯肺部,新冠病毒还让哪些器官受累?还有学者提出的一些重症患者中可能暴发心肌炎或“心碎综合征”,是否存在?

两位专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科学研究上说,病例越多越好,但很难做到。目前积累的11例病例,某种程度上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不仅有发现,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刘良说,目前看来,新冠肺炎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他同时提到,新冠肺炎逝者是否存在肺部严重纤维化暂且不谈,可以肯定的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分泌物。

他进一步阐释说,目前切片结果显示,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所以要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气道打通,对粘液进行稀释、溶解。否则粘液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临床上已经采用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刘良认为,还可以再多进行一些尝试,如对中药的运用。

重症患者是否会暴发心肌炎?刘良认为,目前看还是待定,需要更多观察。至于“心碎综合征”,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临床上没捕捉到,病理上也很难发现。

病毒的传播途径并不是病理学的问题。但刘良说,在进行遗体解剖时,与合作单位一起,的确做了不同器官、组织的核酸测量,有些发现也有助于对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但还需要将不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因为从目前来看,不同病例以及不同脏器的监测结果并不是十分一致。

王国平提到,目前看来,新冠肺炎和SARS引起的肺炎在病理学上有类似性,都是病毒性肺炎,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哪里不同,会慢慢揭示出来。

两位专家均表示,目前不便透露过多报告细节。未来将会将此次尸检的相关检测结果与临床进行对接,研究某些病变究竟是由临床上的治疗行为造成的,还是疾病本身造成的。

谈及下一步计划,刘良说,这项工作肯定还需要往下做,标本还是多多益善,包括增加没涉及的年龄段样本,希望在个性问题上找共性问题,研究发病机制。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联播、科技日报

编辑:于丹丹

责编:吴琼

统筹:王刚、高长利

监制:陈宝林

/关注

/扩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 » 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取得重要发现!法医透露细节

相关推荐

    © 2015-2020蛋蛋赞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