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分级管理后,高风险区人员能否进入低风险区?卫健委这样回应……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编辑:陈旭

2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分区分级管理后,高风险区人员能否进入低风险区?卫健委这样回应……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分区分级管理实施后,社会普遍关心的是不同级别风险管控地区的人员是否可以流动?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综合考虑措施的有效性、精准性,中央决定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分区,各省市根据中央指导意见,结合每个省市的情况把辖区每个县域分成低、中、高风险三级。

贺青华介绍,对于每个区域,当前采取了不同的管控原则。比如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首先是严防疫情输入,区域内要查清来复工复产上班的人员来自哪些区域,是高风险区还是中风险区,对这些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健康监测,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给予他们必要的健康服务。

如果有人员从高风险区到低风险区,就需要接受这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同时要求低风险区域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规范发热门诊和呼吸道门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如果是在中风险区域,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采取低风险区域措施基础上,还要做好医疗救治、疾控防控的各项准备,包括物资、人力的准备,对于发生的疫情要精准确定隔离的场所和管控的人员。

比如就学校来讲,要精准到班级,楼房要精准到单元,工厂以工作间、工作场所以办公室、农村以户为单位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不能笼统地采取措施。在这个时候个人出行就可能受到一定限制,采取精准措施以后想出访或者随意串门是不行的,必须严格管控。

在高风险地区采取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要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实施区域交通管制,高风险区域想出、想走是不行的,这是管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措施。”贺青华说。

每日经济新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时政 » 分区分级管理后,高风险区人员能否进入低风险区?卫健委这样回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