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导语

本期为大家开放个人成长小组里面的一个案例。案例已获小组成员授权,为保护成员的个人隐私,对话内容和个人信息略有改动。

1

Alex最近很苦恼,在小组里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以下是Alex和咨询师云白老师的一部分对话。

Alex的苦恼

Alex:我最近太放纵自己了,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活得毫无规律,没有节制。

云白老师:可以具体说说吗?

我们接着听了Alex说的一些细节。

Alex:我的上班时间是下午1点,现在每天睡到11点多。

晚上下班之后,就会胡塞海吃,打游戏或刷剧,几乎连夜通宵地玩,通宵地看,等到身体疲惫不堪才肯去睡。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周多了,我以前自己可不是这样的,可是现在的状况我好像又还挺享受的,但我心里面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了。

云白老师:那以前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Alex接着说:我以前很自律的,早上7点准时起,学外语,学个人提升的课程,自己做饭吃。下班后,写日记,准备明天的事情,看书。一天可以说基本没有娱乐。

说到这里大家开始理解Alex为什么这么苦恼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跟之前的可谓天渊之别。

云白老师:你说你还挺享受现在的生活方式,但是我隐约感觉到这里面是有不安的。你可以多说一些吗?

Alex想了想说:是有的,就是因为有不安,今天才会在小组里面拿出来说的。

我觉得我这样下去,肯定对身体很不好。而且工作以外的时间,不做点什么自我提升的话,感觉很快就会被别人赶超,被社会淘汰,这个年纪就应该是建设事业和爱情是吧,我这样停滞不前的话,可能自己想要的东西将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老师安抚了Alex的情绪后,接着问:如果你回到之前的状态,你还会有担心和不安吗?

Alex:应该会,不,绝对会好一些,可是,我觉得我现在一下子回不去那个状态呢。

云白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Alex:现在的生活方式,比如娱乐啊,睡到自然醒啊,我一时还不能放下呢。如果我要回到之前自律的生活方式的话,我必须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拒绝掉,我才能保持高度的自律。依我现在的状态,我感觉我做不到,回不去那个状态啊!

云白老师:一点娱乐都不可以吗?如果有了一点会怎样呢?

Alex:我觉得这些东西就像是一个黑洞,只要我开了一个口子,我就会被吸进去,无法制止自己地放纵下去的。

......

随后,云白老师组织小组成员做了总结分享。

Alex的苦恼,用一个比喻来说:

他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一个跷跷板,而他好像总是只能在两个极端摇摆,没有中间平衡的部分。

要么极端自律,要么极端放纵。

而无论处于哪个极端,他都不快乐。

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小组成员后面还分享了其他类似的情况:

有些时候,决定要做一个事情,就想死活都要把成果憋出来才肯结束,不成功誓不罢休,而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还把自己身体搞坏。

有些时候,太闲了,特别是长假什么的,不做点什么就浑身不自在,也很有罪恶感啊。

上面的这些情况,相必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体会吧。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把握好跷跷板的平衡呢?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倦怠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会感到痛苦;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倦怠。”——叔本华

2、移动大山与走出泥潭

我们都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可内里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呢?具体要怎么做呢?

01

第一步

自律的时候,如果觉得撑不住了,想一想,自律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可能是掌握一项技能,完成一个目标。而完成任何目标,都有一个有关效率的机制。

如果松弛有度可以提高效率,那在自律的时候加入放纵的元素就无可厚非。

因为在完成目标的需要的背后,还有一个抵消自己的焦虑的需要。

而适当地放松,就是缓解紧张和焦虑的一个办法。

自律,就像是一座大山。时刻压着你,总会有压着你走不动的时候。所以,适当地放松,就好像是给你轮子,让你可以继续前进。

同理,放纵的时候,就像是掉在泥潭里。

这种状态带来对未来的不安感,沉沦感,也是一种焦虑。

而适当加入自律,就是给你托板,让你不至于完全沉下去。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02

第二步

更加重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加入的这个元素是服务于缓解焦虑,提高效率的。所以无论是加入自律还是放纵,都不要增加自己的焦虑。一点一点地调,不用着急,有效率才是正解。

比如说:

看书两小时,中间休息半小时。那半个小时,可以做任何事,不要为这半小时的放松有任何的负担。

如果还是感觉有负担的话,那就缩短一些,直到自己可以接受为止。相反地,如果放松得还不够,就增加一些时间。

同理,打游戏,刷剧,弄得日夜颠倒,很自责,那么去做一些拖了很久却没有完成的事情,你会发现,完成的过程毫无分心,享受其中,效果好得很。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心理咨询中的张弛有度

可能还是有人会说,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做不到啊!就是在状态里面出不来啊。如果长期维持在这样的状态,可能你就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了。

从这个角度去看,心理咨询可以理解为给你创造一个让你可以张弛有度的环境,同时有个专业的咨询师陪着你。

咨询师可以成为你的轮子,载着你。

咨询室里,你的压力和情绪都可以得到老师的接纳和理解,在老师的面前,你甚至都可以退行为一个几岁的孩子,这都没有关系。

咨询师可以成为你的托板,托着你。

同时,咨询师也会在咨询中建立一些设置,跟来访者保持一定的边界,这些边界就是托板,在保护好来访者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建立力量。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本期案例分享就到这里啦,你平时也会在该自律还是该放纵之间挣扎吗?欢迎交流分享哦!

文丨山青云白心理 Ki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山青云白心理】,get更多心理学知识。

注:本文为山青云白心理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违者必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其他 » 案例分享|自律太痛苦,放纵太罪恶,是因为你没做好这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