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温度历史性突破20度,地球“高烧”不退,澳洲山火,疾病频发,非洲蝗灾,全球性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即使是按照我国目前全球新增绿化率第一的环保成绩,也无法补上那些或因为天灾,或因为利益驱使而日益缩减的绿化面积。蚂蚁森林,退耕还林,治沙成林和青山绿水,再有成绩也抵不过澳洲的山火跟巴西的耕火,全球气候异常下,环保早就不再是某一国的事情。做的再好,付出再多,终归还是要看全球的表现。
01 南极温度首破20度,三个巴黎大小冰川断裂继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等天灾之后,这几天南极温度首次突破20.75度的新闻被大家奋战疫情的斗志,忽略在了汹涌澎湃的安全奋战形势之下。
“突发新闻”:断裂的冰川
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浪潮之下,一块足足有三个巴黎那么大的冰川从主体断裂。
卫星图片:“三个巴黎”
有史以来,南极大陆的温度记录首次突破了20度。
“20度的南极”:融化的海冰
本次记录其实去年就有迹可循。
去年夏天众多媒体报道,北极的温度极端的突破了32度。
“无辜而绝望的眼神”:逐渐失去支撑的北极熊
虽然当时很多专家表示“并不严重”,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都表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真的可以很严重。
02 地球为什么会“发烧”?南极高温,北极高温,冰川融化,全球高温干旱,最大的“锅”自然是全球变暖。
“炎热的两极”
所谓的全球变暖,指的是由于使用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以及砍伐破坏森林,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多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形成的全球温度上升。
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高穿透太阳光,高吸收地球反射的红外光,相当于一个“单向”的保温罩,热量进来的很多,出去的较少,看着本轮疫情下大半天闷在不透气的防护服里的白衣战士们满头的汗水,你可以想象成“发烧”的地球,正是穿着一件迎着阳光透明,热量却散不出去的“温室服”,它怎能不发烧?
03 地球“发烧”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影响,首先就是两极的一些本土动物首当其冲。
“无辜的企鹅”
两极作为地球的空调,水库,空气湿度调节器的功能日益瘫痪。
八十年后,大部分的南极冰川,所有的北极海冰会完全消失,海平面以米为单位上升,淹没一些低海拔的陆地和城市。
各大洋流因为两极冰川的注入,盐度温度密度发生变化,现有洋流被破坏。
“融化的万年寒冰”
再加上温室效应造成的海洋陆地温差,破坏了正常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空气对流循环,高温干旱,洪水暴雨频发。
高温少雨的干旱可以导致失控的澳洲的山火,横扫非洲的世纪蝗灾等严重的生态灾难,暴雨洪水也会造成山火后满地破败植被的澳洲肆虐的洪灾。
非洲,尼日利亚等地一些罕见的疾病也开始爆发。
鉴于过去三十年全球平均气温都是呈逐年突破历史极值的状态,地球是真的不能再“发烧”下去了。
04 如何对应全球变暖?如果改变它?“逐渐消失的冰河”
要彻底改变全球变暖的现状,就必须做好两点:
一个是节能减排,目前我国做的不错,节能减排一直都是新闻联播上的重中之重。虽然当初环保浪潮下有一些必须付出的代价,造成了一些抱怨的声音,当人们目睹甚至经历一场场“生态灾难”的时候,会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
另外一个就是增加绿化面积。通过增加绿化来加强碳吸收。植树造林,绿化沙漠,这两年我国新增的绿化面积占世界总新增绿化面积的一半。
用世界环保组织的话来讲,“进度令人印象极度深刻”。
南极温度历史性突破20度,地球“高烧”不退,澳洲山火,气候异常,非洲蝗灾,全球性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
即使是按照我国目前全球新增绿化率第一的环保成绩,也无法补上那些或因为天灾,或因为利益趋势而日益缩减的绿化面积。
蚂蚁森林,退耕还林,治沙成林和青山绿水,再有成绩也抵不过澳洲的山火跟巴西的耕火,全球气候异常下,环保早就不再是某一国的事情。
做的再好,付出再多,终归还是要看全球的表现。
“北极熊”
本文1539字,阅读时间五分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作者锂狼/lithiumwolf.
喜欢作者的文章欢迎关注作者,您的每一个点赞和评论都是作者写作的动力。
特殊时期,祝大家早日回归工作。再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