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消息:印度学者发表论文,称新型冠状病毒被人为插入 HIV 病毒关键氨基酸序列,暗示病毒是人为设计。哈佛博士Eric Feigl-Ding写了多条推特,为之佐证,称病毒变异非常快,超越人们的认知,暗示病毒是人为设计。
鉴定结果:谣言
谣言截图
权威解读:
在其Twitter主页上,Dr. Eric Feigl-Ding自我介绍为公共卫生科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健康经济学家。但在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官网上,他只是营养系的访问学者(visiting scientist)。在其个人主页上,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疾病预防的行为干预、医疗保健成本及质量提升、药物安全、糖尿病/肥胖预防等美国公共卫生项目。他的研究经历表明,他在新型冠状病毒领域并不具备相应的权威。哈佛大学上Eric Feigl-Ding的主页
在Dr. Eric Feigl-Ding的网络发言中,通常会截取某一研究中最极端、最耸动的部分,并配合文章的节选、图表等作为佐证,并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者的身份背书,以影响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普通公众。同时,研究者在论文中提出的不确定性及叙事的来龙去脉(context),往往并不会出现在Dr. Eric Feigl-Ding的网络发言中。无论是之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基本传染数(R0)值、还是关于插入HIV 病毒关键氨基酸序列的研究,都是未经同行评议(peer-review)的初步结论,但在Dr. Eric Feigl-Ding的网络发言中,并未指出这一点。查证者: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院访问研究员,前中国日报资深记者 李婧
延伸阅读:
在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刚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确定人传人的消息时,Dr. Eric Feigl-Ding的推特账号还只有2000个左右粉丝,短短不到两周时间内,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评论,已经迅速吸粉近76000人。
哈佛学者的推特主页
他的“成名之作”是已经被他删除的一条推文:“HOLY MOTHER OF GOD – 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有3.8!这是像热核武器一样恐怖的大流行病。”
简单来说,R0值是流行病学者们用来衡量传染力大小的一个参数。一般认为SARS的Ro在1.5-3之间。就是说每一个新病人如果让他像平时那么到处乱跑的话,他会传染给3到4个人。如果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真的游3.8,那就相当恐怖了。
几分钟后Eric Feigl-Ding又补充道:“我们面临着世界迄今为止最致命的传染病毒。”在接下来的一条推文中,他又提到新冠病毒的传染率达到了Sars的八倍(在被他人指出之后,他删除了这条错误信息)。
最近两天,他对于印度学者研究的引用和评论,再次助推了阴谋论的传播。他在推文中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相当快,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
在传染病爆发初期,研究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确定性的研究结论,公众对信息的渴求难以获得满足。此时,如Dr. Eric Feigl-Ding这样具有公共卫生学者身份的人士往往更容易获得公众的信赖,确定性、又带着情绪的结论也更容易在公众之中获得传播,不具备流行病专业知识的读者更是难以分辨这些消息的真伪。
在社交媒体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纯粹的阴谋论产生警惕,这样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边缘化内容”更难以被甄别、更容易获得传播。
开放式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一定程度的纠错能力,比如,在Dr. Eric Feigl-Ding的推文发布后,有诸多科学记者、流行病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指出了他评论中的纰漏。但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以Dr. Eric Feigl-Ding为例的很多“边缘化内容”已经进入公共视野,被这些内容所影响到的公众恐怕也只有很少比例能看到、接受真正专业人士的辟谣。
当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即将进入爆发期,来自科学、社会、经济层面的各种消息只会越来越多,没有人和机构有能力垄断真相。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擦亮眼睛甄别消息的准确性。
在经过一些真正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专家的批评之后,Dr. Eric Feigl-Ding已经删除了本文中所提及的一些推文。但这恐怕并不妨碍相关的截屏继续在各地的社交媒体平台的继续传播。
相关推文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