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漳州普法祝各位新春大吉,幸福安康!马上要过年啦!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欢乐节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又有哪些法律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呢
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逢春节,孩子们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收到大大小小的压岁红包。
那这压岁钱应该孩子自己保管还是应该交给父母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而未成年人有接受赠与的权利,依法享有压岁钱的所有权。当然,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民法通则》第18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由此可见,压岁钱的所有权归孩子,但家长有监管的职责,可以将压岁钱用在孩子身上。
放鞭炮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春节期间会燃放烟花爆竹以增添喜庆气氛,但总是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
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的事故包括:一、爆竹火焰空中乱飞,引起附近建筑火灾;二、在夜晚集中燃放爆竹的时段里,马路上和居民区爆竹轰鸣,常常威胁着交通车辆的安全;三、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四、因随意燃放爆竹,多次发生爆竹市场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燃放爆竹给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劝酒要注意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可酒桌上的“那些事”您真的知道吗?过度劝酒不仅有可能损伤他人的身体,一不小心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共同饮酒中,基于传统和风俗习惯,如果是礼节性的劝饮,法律并不禁止,并不是所有的损害都会被认定为侵权行为。但如果其他共同饮酒人存在以下类似情节的,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一是明知对方不宜喝酒,比如对方身体不适宜饮酒或者存在某种饮酒会诱发的疾病,对对方进行劝酒等行为的;二是强迫对方喝酒,如存在以威胁、要挟、灌酒、激将法等方式让对方喝酒的行为;三是在明知对方已经饮酒过多、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仍向对方劝酒的行为;四是在共同饮酒的情况下,未将神志不清的醉酒者安全送回家中或送至医院等安全的地方的;五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综上,基于同行行为应对醉酒者有酒后安全注意义务,对酒后之人应给予必要的照顾,尽可能地避免其陷于危险状态或受到意外伤害。由于同行的人履行注意义务有不完善之处,对损害结果存在一定过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关于武汉病毒性肺炎
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有关武汉病毒性肺炎的五大谣言进行辟谣!
根据《刑法》规定: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节日将至
漳州普法呼吁
不信谣
不造谣
不传谣
牢记健康知识,开心快乐过年!
最后
漳州普法
祝大家
新春快乐!
编辑丨王颖
审核丨林成武 卢琳宁
来源丨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