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型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1月24日24时,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7例,其中重症237例,死亡41例。
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
目前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及相关城市,先后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图片来源:微博@丁香园
疫情笼罩之下,有人忙着逃离,有人忙着团聚,还有一群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正在与家人泪别,奔赴武汉。
这是今年春节,最伟大的逆行。
最美逆行者
目前医院的防护物资仅能支撑三五天,急需向社会征集上述物资。
详情点击下方链接
我在海口,我挺湖北,他们需要你的帮助!求扩散!
危机时刻,疫情无情人有情。
在这场难打硬仗背后,你怎么也想不到,总有一些玩命的身影,值得我们热泪盈眶...
疫情的照片突然曝光
谢谢你,为我拼过命:
1
武汉一位抗战一线的医生,自觉与家人隔离;
从1月11日开始接诊呼吸科所有病患,持续在岗十多天,家中白发母亲担心得不行,不顾家人阻拦去看他。
80岁老母亲只能隔着门一遍遍叮嘱儿子,
“你多保重,你一定要多保重。”
2
“她本有机会暂时远离旋涡,却义无反顾一头扎进战火。”
29岁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吴小艳,在接到医院号召的时候,第一时间跳下了回乡的火车。
本已踏上回家旅程,刚坐下就看到医务人员紧缺的信息,还来不及深思便向主任报名,只因担心有孩子的同事有牵挂,
却似乎忘了,自己也有父母亲人。
3
图上的医生抱着凳子沉沉睡去
我们的医生,他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呢?
4 “加油,共同加油!”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ICU医生和患者互相打气
5
一位年轻的护士正用手轻轻揉自己的脸,想稍微缓解一下长时间,
穿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压下印记的疼痛。
连续在隔离病房工作24天
来不及等脸上勒出的印子自然消退,又要穿戴上口罩、面罩和防护服,
重返“战场”。
6
为了穿防护服,十多个90后姑娘自发把长发剪了。
这一刻,她们是最美的短发姑娘。
7
一名医护人员下夜班后摘下手套
这双年轻的手却早已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汗水泡白了。
8 “万一的话,我相信我的同事会救我的。”
当被问到有想过自己被感染吗?他这样回答
送走自己的孩子,9 自己随时待!
10 “是我不想回家吗?“
缺乏物资,连夜奋斗的他心力交瘁失控,对着电话里催促他回家的家人吼:
11 “我已经不打算回家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张旃副教授,向医院“请战”长驻留观室,张教授这样告诉自己的丈夫。
在同一医院任职的丈夫得知后告诉她:你想好了,我就支持你。
12 “这是我们的团圆饭。”
吃完继续干
13
连续工作,武汉东西湖区人民医院ICU主任袁海涛病倒了,坚持电话指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14 “我自愿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正如一位武汉医生所说:
“一场硬仗,各位多保重!”
15 “我报名了,没告诉我妈,怕她跟我拼命。”
我们的英雄,也是别人的宝宝
16 “什么是湖南人,这就是湖南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奔赴武汉,为最勇敢的逆行者点赞
17
来自全国的支援也在源源不断地向武汉输送。
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18
96后家中独女,临进隔离区前发信息给父母:
“我现在被派去别的医院进修了”,
妈妈,请原谅我的谎言,原谅我的已读不回;
至此,妈妈再没收到她的回信
19
1月21日下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程少华身着防护服
超4个小时
全身湿透
20 若有战,召必回
一张请战书上,被签名和手印填满,
84岁钟南山,身赴武汉,21 是个狠人!
22 汉版“小汤山”医院在蔡甸开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汉蔡甸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由包括武汉建工集团在内的四家单位联合施工。上百台机械在作业,不少载重车辆也在排队等候。
时间就是生命,施工团队将在春节期间连续多日施工,力争在2月3日前后投入使用。
23
23号武汉封城
一班高铁却当晚准时驶入武汉,这班高铁上的乘客不是别人
正是上海支援武汉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医生
24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第一天
86岁的董宗祈教授一上午,已经问诊了三十多位病人
全副武装连年轻人闷一上午都受不了,
但董教授却笑称自己还吃得消
25
他们是南方医院曾远赴小汤山抗非的队员,这次他们再次走向了通往武汉的战场
03年的时候,他们奔赴北京抗击非典,17年过去了,他们再次披上白袍冲锋上阵!
26
有人拍到医护工作者最动人的一幕:
“他们连续12个小时的密封,任汗滴落下,任睫毛成霜,不顾生死,战斗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27
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但似乎也没那么糟
28 物资告急,护目镜不够,医生戴着泳镜也要上阵救人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
29
一天洗手100多次,
手已经脱皮开裂,长满了裂口,奇痒无比。
他却依旧坚持在抵抗疫情的最前线。
30
武汉的医生们年夜饭吃的是什么?
方便面加蛋黄派。
31
一名医生说,忙碌了一天才有时间吃饭,发现只有方便面,好想哭。
33
一名医护人员守在病床前,
脸上被面罩压出了深深的褶子,衣服湿透。
身体快要撑不住了,她咬牙继续撑。
34
连续戴8个多小时口罩,她的脸都被磨破了,两颊都是红红的印子。
隔着,屏幕都感觉疼,她却根本顾不上:
「身边很多同事基本上都是这样,
但顾不上想那么多,
还有病人在等着我们去救治」
35
一位医生在在彼此告别,走进ICU抢救。
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有人一直在守护你。
看着这些和家人惜别的年轻护士,
看着毅然请命的年迈医生,
看着穿着防护服穿梭的身影,
看着一张张心力交瘁的布满汗水的面容
不由心疼。
却有着同一个信念:
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
不论自愿还是被动,
武汉的医护人员、市民们,
站在了抗击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他们需要,也值得我们一声加油。
就像抖音上一个个用户所说:
“98年的抗洪挺过来了,
08年的雪灾挺过来了,
这次武汉也能挺过来。”
“请把‘离武汉远一点’‘待在武汉别出门’
换成‘武汉挺住’‘武汉加油’。”
疫情还在延续,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面对频发的医闹事件
平凡的我们或许无能为力
但平凡的我们可以做的是:
谨遵医嘱,
不去人流大的地方
不吃野味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都只是一个身影
但也正是这些简单的身影
让人一次又一次红了眼眶
或许当一切过去后
他们的姓名不会被铭记
但是我还是希望
有人会记得
这里的每一个身影
都曾经为了我们的幸福负重前行过
那是全国各地无数的医务人员
正在不顾个人生死安危
主动出征!
请让他们感受到
此时此刻在他们背后是十几亿中国人在为他们加油!你们真的很棒!
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不要让逆行者孤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