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在潜伏期会传染人吗?
在武汉发现,被WHO命名为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
由于目前尚在疫情的开始阶段,很少有病人经历了完整的疾病过程——到2020年1月25日18时,死亡41例,治愈出院39例。
而且,由于目前对这种疾病还缺乏足够认识,尤其是这些早期病例可能的医学暴露(接触病原体)缺乏明确的时间记录。
因此,有关这种新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还很少,没有公开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医学期刊上的可信资料可据,主要来源是新闻发布会上一些专家零散的介绍。
2019-nCoV的潜伏期
至于本问题涉及的潜伏期问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高占成在接受采访时称:
据有限的病例统计,目前该疾病的潜伏期平均(病例数不足或者非正态分布时常用中位数表述)7天,短的2、3天,长的10天到12天。
什么是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人接触到病原体到出现症状疾病发作之间间隔的时间。
所有传染病都有自己的潜伏期。
比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潜伏期在2~4天,流感在1~3天。
另一个人引人关注的传染病——狂犬病,潜伏期相对长得多,大多数在30天到90天之间,短的5天,长的超过1年,甚至可以长达数年。
SARS和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的潜伏期可作参照
如上述所述,2019-nCoV的潜伏期还不太明确。但是,们可以参考一下同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SARS和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2002年开始在我国爆发的SARS,通常的潜伏期在2~7天之间,最长的达10天。
2012年发生在中东地区的MERS,仅有有限的人际间传播(主要是医疗环境中传播,即主要传染给医务人员和照顾者),中位潜伏期约为5天(范围2-14天)。
因此,目前根据有限病例总结的2019-nCoV的潜伏期跟以上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大相似性。
2019-nCoV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也是决定其传染性的主要特征。
同样的,目前尚不确知2019-nCoV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但是,根据有限的病例总结和基于经验,2019-nCoV可能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即像流感、SARS等一样经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手直接饥饿间接接触传播,以及小程度的空气传播。
就目前来说,最初的传播源可能是接触(吃)野生动物。
而且证据显示,2019-nCoV存在明确的人际间传播,主要是传播给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和照顾者——如果传播仅限于此,就像MERS一样,这在医学上称为有限的人际间传播,说明传染性低。
这也是MERS从2012年爆发以来,仅有2494例确诊病例的原因。
但是,目前的已经有证据显示,2019-nCoV具有社区传播能力,即可以通过社区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性接触传播、传染。
就像普通感冒或流感一样,传染性就远强于MERS。
在潜伏期可以传染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几乎所有可以发生人际间传播的传染病,在潜伏期都可能具有传染性。
这是因为,如上述所述,潜伏期是指人接触到病原体到出现症状疾病发作之间间隔的时间。
而有没有传染性,取决于被感染者是不是向外排放病原体。
就像流感,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来说,患者感染后,很快就会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并感染其他大量细胞,进而释放更大量病原体。
而症状的出现往往是病原体引发宿主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的炎症所致,这通常需要一个更长的实践过程。
因此,只要被感染者可以向外释放病原体,就具有传染性,不管有没有症状,有没有发病。
2019-nCoV社区传播性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目前已经有没有武汉旅游史,并且没有在医疗环境密切接触患者(主要是医务人员和照顾者)的人被确诊。
这就意味着2019-nCoV可以通过一般社交性接触来传播,即社区传播。
如果有更确切的证据证明有更多的社区获得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那么,就意味着这种新病毒可能会想感冒和流感等一样具有社区传播性,这将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最为棘手的状况。
最新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揭示,2019-nCoV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意味着有的人感染之后可以向环境排放病毒成为传染者,却因为没有疾病表现而不容易被发现,这些“只有潜伏期而不发作疾病”的人,是更危险的传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