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这篇文章是来自黄埔抗战老兵陈庆云之子陈霖昌,在母亲诞辰99周年之际,回忆抗战时期父母不惧牺牲投身抗日救亡的大义凛然,感怀母亲因救助抗战士兵失去幼子的家庭悲剧,讲述了一个家族在抗战飘摇岁月中悲壮惨痛的经历。
1920年2月8日(农历正月12)是我母亲朱贤芳誕生的日子,因多年劣境辛劳,母亲仅40多岁就两腿萎缩导致下肢瘫痪,后经过我学习推拿对她治疗,勉强能扶墙行动;母亲于1998年11月病逝,享年78岁,今天是她老人家诞生99周年纪念日!
我的大哥陈建责,于1937年8月降生,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父亲陈庆云特给他取的学名叫陈建责,意为从小到大都要为国为民建立责任感,小名叫抗儿意为抗日之寓意。抗儿在5个月大时因失去特效药救治而去世,今年虚岁也该81了。
在今年的2月8日,我特别的思念我母亲朱贤芳。
她在我们儿女的心目中,是那么的慈徉!那么的崇髙伟大!特别是三年灾荒年时期,母亲独自一人(因父亲为历史问题在獄中),为了抚养我们三个儿女,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劳累拼博,实际是自损寿命在养活我们。
尤其是在她诞生的诞生之日时,我们心情万分沉痛不止。由此更想起了8年抗战间,父母参加的那段刻骨铭心,极其惨烈的抗战岁月,以及我外婆宋梦兰和我母亲因国难家愁交织记恨了我母亲近50年……
直到1987年,80多岁的外婆千里迢迢从成都来到重庆,才与母亲重逢想聚,抱头大哭。
看到我们全家团聚(1953年12岁的二姐因家中贪困不堪病饿而去世外),及我二哥三姐都安家有了曾孙万分兴奋,不由得同我母亲一道向我畅述了几十年往事,解开了这恩怨亲情缠绕的迷团。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初起,父亲寄给母亲咬破手指带血写下的绝命抗战遗书,相继参加了汤恩伯13军的89师和94师,拒敌居庸关,南口战役!打响了徐州保卫战的第之一枪!
紧接着父亲参加了忻口战役,奋勇痛歼日寇并成功抢出为此战役英勇壮烈牺牲的郝梦龄、刘家麒二将军的遗体,并把他俩灵柩安全的护送到了抗日的大后方武汉。
在此项任务将要结束时父亲身负重伤,枪伤多处,胯骨炸伤折断,全身血肉模糊,生命垂危。
如此严重的伤势,多亏了父亲从小干农活和习练武术,更有一个1.86的高大身架和强壮的体魄原因,所以自愈能力极强,因而只在武汉协和医院搶救和治疗了共20天后,不待伤愈就说服医生,感动了院长批准他出院。
父亲出院后瘸着腿就直奔抗日前线部队(汤恩伯13军团89师),参加了中国抗战史上的有名的台儿庄保卫战役!(见证湖北文史,和重庆知青2015年2期,抗日记忆)。根本无暇顾及家中妻儿老小。
母亲带着年幼的抗儿住在湖北宜昌宋梦兰外婆家。外公朱吉六系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抗战随军在外修筑抗战公路顾不了家。
此外家中还有6岁、9岁、12岁的三个小舅连我大哥抗儿一共四个小孩,全靠一双缠了小脚走路的外婆统领,经管全家。
母亲在抗儿刚3个月大時,就对其强行断奶,自願到EONa教会抗战医院做护工,不分白日昼夜地在医院搶救护理,尽最大努力为抗战英勇受伤的将士官兵们作护理工作。
婴儿期间的大哥,本应吮食母奶才能建康地茁壮成长,但母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抗日救国的工作中。
母亲从小深受家庭影响,崇拜敬仰爱国贤人义士的历史,深受文天祥,岳飞,袁崇焕,韩世忠,梁红玉等爱国贤臣名将的影响,并用实际行动来效仿。
母亲与父亲结婚前在宜昌著名EONa女子(教会)中学读书,曾取得宜昌市1936中学各科总成绩第二名,并获得宜昌社会名媛的称号。
母亲中学期间,穿童子军服装的留影。
在就读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参加宜昌小学髙小生与中学联合学生会,积极参加社会上的爱国救亡活动。
日本在东北发动918事变侵佔了中国东三省时,母亲更加勇跃积极参加了社会上,各类爱国抗日进步人士,组织的各项抵制日货,反对日军侵略中国邻土的游行示威活动。
因此母亲也积极支持父亲的抗日救国救民的行动,鼓励父亲舍生忘死的参加抗日的战斗。父亲的家庭教育,志向和爱好和母亲情投意合,他们都共同尊崇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袁崇焕等,并视他们为楷模,父亲决心誓死抗击保卫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
母亲不仅叫父亲全心全意的去抗日救国,誓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而且自己也义无反顾的到抗日EONa救护医院去做无薪的义工。
母亲强忍着慈母之心,狠下心肠断了3个月抗儿的奶。坚强顽强的母亲,整天忙着抗日救护工作,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
因此哺养抗儿繁重的任务,主要就落在我外婆宋梦兰身上。
外婆每天除了熬米粥 ,还要到处寻牛奶喂养抗儿,这可累坏了小脚的外婆。
由于外婆过分劳累,稍不留神,近5个月大的抗儿感冒成肺炎住院,经由有精湛医术的医院院长EONa亲自医治,抗儿病情大有好转。
不几日出院時,心慈善良的院长特批了10支当时的特效药——美国进口的盘尼西林针剂,给抗儿作为巩固治疗使用,尤其预防他疾病复发加重时供保险急救使用。
并同时又批了母亲一天休假,作为补偿母亲无赏为抗战作护工作两个多月的犒劳。
抗儿出院的的第二天,母亲朱贤芳见抗儿病好转,活泼如初,感到十分欣慰。便邀同外婆宋梦兰怀抱抗儿,携同大小三个舅舅一起上街市游玩,并拍攝了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第三天母亲又去抗战医院去做护工去了。
谁知当天晚上,全家大小都进入了酣然如梦的梦乡。外婆宋梦兰睡到深夜,突然,被寒风夾雨之声惊醒!外婆翻身一起,急摸抗儿周身冰凉,转而高烧骤起,全家人惊成一团,急送抗儿到医院进行抢救。
在头天傍晚就去医院做夜班护工的母亲惊急赶来了,EONa院长也闻讯赶来,并亲自诊断检查。
结果抗儿是前病未断根加之严重受凉寒,转成了危重症的急性心肌炎,必须要注射盘尼西林针药退烧救治不然后果不测。
EONa院长急呼快拿盘尼西林来急救!
医院因为抗战而受重伤而发生生命危及的官兵极多,此特效药早在一天前全部告罄,昨天傍晚,母亲到医院上班见医院众多伤员,因无此药救命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抗战的生力军就因为无此药而大量牺牲,心如刀绞。
母亲便悄悄回家未让外婆知道,毅然取走了抗儿预防急救治病的十支盘尼西林针剂,交给了院方急救医生,挽救了多名抗日勇士的生命。
母亲一听到院长传呼快拿此药,心中大惊顿感天旋地转眼晴一黑昏死了过去……
抗儿去世后母亲大病一场,卧床半月, 只要想起此事就心痛如裂,从此落下心口常剧痛的固疾。
由于当时处于抗战混乱时期,抗儿的遗体就葬在外婆家乡宜昌古老背后山的乱坟岗上。
历史空谷的回音诉说着当年的抗日鏖战,父亲的英勇,母亲的无私,外婆的亲情,大哥抗儿的可爱,都留在在这个汇集着血泪交融,悲欢离合的抗战故事中熠熠生辉。
(借鉴2016年,湖北蕲春文史论坛29辑。)
陈庆云、朱贤芳幼子:陈霖昌
2018年2月8日纪念
——————— / END / ——————
征稿公告
老兵口述
抗战亲历故事
听父辈讲述抗战岁月
志愿者手记
抗战历史研究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
(一经采用,送上精美礼品)
期待你的来稿:[email protected]zlongyue.org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抚慰战争创伤,倡导人性关怀”为使命,源起于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动,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关怀服务抗战老兵。
戳“阅读原文”向抗战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