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你们是什么时候感觉到快要过年的?
我是看见家里冰箱的那一刻。加着班收到了我爸的消息,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
他还一层一层给我讲解:
“中间你爱吃的杀猪菜,我给你冻上了。”
“你在北京吃不到腊八蒜吧?”
那个瞬间我意识到,真要过年了。
要回家了,家里有人等着你。他们给你准备的食物,都是你爱吃的。
这种味道被我们叫做“年味”,但年味又不仅仅是食物。
我和十几位朋友聊了聊他们过年回家一定会吃到的一道菜。
他们说,年味是种挂念。是你喜欢的,总有人为你张罗着。
@IM 豆芽
每年过年,妈妈都会蒸和属相对应的小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今年轮到小老鼠啦!
@昊仔东北人做菜,讲究鸡鱼肉蛋,要有排面。 但我家不怎么吃鱼,杀鱼太腥,我妈闻见味儿就会吐。 我和我爸都心疼她,家里不吃也不做。 结果我带男朋友回家过年,餐桌上突然多了一盘鱼,是专门给他准备的。 我妈管我男朋友叫大儿子,“大儿子来咱家吃饭,必须好好招待。”心里又甜又酸。
@潘子最喜欢吃姥姥做的馄饨,半个巴掌大,馅料十足。碗底下还有厚厚的鸡蛋丝,是一张张摊出来再切好的。后来上大学,惊讶于南方的馄饨之小,被同学笑话了一顿。过年放假回姥姥家,抱怨外面的馄饨清汤寡水,姥姥笑我:“人家别处哪有做这么大个的,都是小小一点。那是正儿八经的,姥姥做饭都是瞎做。”但到了晚上,我那碗馄饨底下的鸡蛋丝比以往还要多。就像是要补上我在学校没吃上的一样。
@亚子妹
过年我爸总会做甑糕。手艺是他结婚时偷来的:给请来的师傅打了一晚上下手,就学会了。做起来很麻烦,但我想吃我爸都会准备,还会额外加好多枣和豆子。我问我爸,如果以后我嫁人了,做不了怎么办?我妈说,那你就给你爸打电话,然后让他场外指导你。一边问一边做,肯定能吃上。我到现在还没学会,不过没关系。爸爸一直在,我总能吃到喜欢的菜。@走钢索的人
妈妈包的东北饺子,馅儿大皮儿薄。
专包我爱吃的芹菜馅儿,姜是鲜生姜,葱只用大葱葱白。
从上幼儿园吃到我儿子出生,哪儿的饺子都没有妈妈包的好吃。
刚结婚第一年,我在婆家过年,吃着饺子,看着春晚。
有一个小品叫《小棉袄》,当时手机亮了, 我妈发来微信:
我说我们再养你几年吧,你着急就出嫁了。
眼泪一下出来,不敢大声哭。
那年三十的饺子,皮厚馅少,味道不讲究,难吃到发苦。
@NPDK
我妈的红烧鲅鱼,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
其实很简单,鲅鱼切片,放点儿酱油,加一点点糖,鲜得不得了。
但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妈总是把鱼的下半截单独给我留出来。
她知道我喜欢吃尾巴尖前面的肉,每次都把鱼摆在我面前,先让我吃。
她怕鱼尾巴尖戳到我,每次都把尾巴尖剪掉。
@省略号
初中家里条件不好,爸爸要出国务工,一次去一年。
有次他又要出国,我下晚课回来。第一句话就问我:饿么?
他说,“饿了就吃点馄饨吧。我给你包了很多,够你吃一阵的。”
接着他打开冰箱,满满一冰箱都是馄饨,冷冻三个抽屉都塞满了。
眼泪差点流出来,不好意思哭,匆忙一句话就回屋了。
那一冰箱的馄饨我吃了一个多月,都是纯肉馅儿的。
到现在仍然记得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什么是爱。
@熙琰
从内蒙古远嫁到江苏。
怀孕生产时血小板降到一般人的三分之一,随时都有大出血的可能。
最慌的时候,一辈子没坐过飞机还晕车的母亲,大老远飞来陪我生产。
坐了三个小时去机场,三个小时飞机落地,又坐了两小时车。
就为了给我做一顿猪肉烩酸菜。
进手术室前,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这一口酸菜,瞬间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于是我拼尽全力生下了宝宝,平平安安地从手术室出来。
@Lady Cat跟着外婆长大,广东老火汤从不间断:灵芝水蛇汤、乌龟汤、土茯苓汤……外婆从小就跟我说,人要多喝汤,汤喝多了,人才长得精灵。后来出社会工作,再也没有回家住超过 10天。外婆也 74 岁了。每次我回来,还是会做一大保温瓶的汤提给我,生怕我喝不上。我从来不会做饭。但我会煲汤,手边有什么锅都能做。我总觉得,我不会做饭不要紧,但必须学会煲汤。
@YOOHOO每年春节姥爷都会张罗几桌菜,全家人一起吃。 我胃不好不爱吃肉,姥爷就变着法给我做腐乳肉:没配菜,加糖,酒味也不重,入口即化,我总能吃上几口。 但身体特别健康的姥爷,去年春节前忽然去世了。 我一直在哭,全家都感觉天塌了一半。 没过几天,表哥问姥爷做的腐乳肉的配方是什么。我告诉他,问他干嘛。 表哥说:“不能让全家人都以为你姥爷走了就吃不上饭了。这不快新年了,我得学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