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被忽悠。
那么这之间的差距和损失来源于哪里呢?
原因有三:
1、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玉石行业有一句俗话,“色差一分,价差一倍”。这句话来源于珠宝玉石的丰富多样性上面。
而多样性造就的结果是,每一个单一玉种的珍稀品种和普通品种之间,往往会出现很多无法分级的过渡品种,无法标准化分级,就无法规范价格区间。
而珠宝玉石类每一个品级之间的价格,会相差几十甚至上千倍。相应的介于两个级别之间的过渡品种,每一点细微的色差,对价格的影响就会是成倍的。
玉石行的人对于玉石的采购,一般都会亲自上手勘验,很少会看照片购买,除非双方完全信任,或者小资金零散购置。
而“分级分类”是所有行内人的必修课,也是玉石上市前的最后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而对于不了解的普通人,往往对一个门类的玉石整体不了解,分辨不出来要购买玉石的级别和价值定位。
还有就是没有经验,不能分辨出影响价格的那些细微变化。
就比如和田玉的羊脂玉,如果有人那一块白玉,告诉你这就是羊脂玉。你如何判断呢?
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到处都是羊脂玉。
自己的不认真,最终一定会导致自己判断失误。
2、是介质的原因。
亚洲“四大邪术”就有中国的美颜。这是我们尽人皆知的。
其成因就是利用成像和显像设备,所造成的数据偏差,再加上技术修图。而制造的最大化美化效果。
侧面也使我们知道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达到真实还原实物。
而光影的变化,以及摄入设备、输出显示设备的不同,每一部分哪怕只有细微的变化,也会使所得到的结果千差万别。
3、是商家的原因。
这里也不能完全怪商家,大多数商家也不愿意背骗子的骂名,但是会有一些自利之人,利用以上的漏洞,以此充好。或者人为的作假欺骗。
其实说到底这不能归结罪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人。
自己的不负责,技术的局限,逐利的贪婪。都会造成实物和照片的误差。
如果想要减少损失,解决它目前能做到的没有捷径。只有两个字多“认真”一点。除非你是土豪,不在乎。
注:这里还没有提到,关于玉石假冒伪劣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