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那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看完下面这4个小故事,相信你就也明白了。
张骞
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或许就是月饼的雏形,而到了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进了很多食材。
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很多吃的,他带回来了芝麻、胡桃,为“太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李世民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
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吃月饼就流传下来了。
朱元璋
相传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乾隆
清朝时,乾隆皇帝登基以后,了寻找亲生父母,曾六下江南。一次,他巡游杭州,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此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看见了儿子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
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中秋良宵也。”从此中秋赏月、吃月饼成了亲人团圆的象征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有10周年啦,不知不觉。
201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9月24日放假,与周末(9月22日、9月23日)连休,共3天。
快哥认为,中秋节放假3天不包含双休日,该多好啊。你觉得呢?